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孤挺花(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藍染(全年) 玫瑰(春天) 吃西瓜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溫室(全年) 賞櫻花 盛開的木棉花 金麥浪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鴨稻(全年)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螢火蟲 桑葚(春天) 彩葉芋(春天)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賞桐花 金針花 賞鯨
古早味醃瓜風情 臺灣懷舊稀飯美食
 

提起「越瓜」,想必不少人對它很陌生,但如果提起古早味的「蔭瓜」罐頭,就能勾起許多人的幼時回憶。那質樸又耐吃的風味,單配稀飯就相當甘甜、脆口,晨間的餐桌上也因這些爽脆的小瓜片,而增添不少豐富度。對許多長者來說,蔭瓜的滋味更是帶有特殊的記憶與懷舊光景。

這可不是冬瓜或小黃瓜,而是越瓜!(photo / 農業知識入口網)

▲ 這可不是冬瓜或小黃瓜,而是越瓜!(photo / 農業知識入口網)

早期農村醃瓜光景 延長賞味期

  早期臺灣農業社會中,越瓜是非常易見的食材。每到夏季,鄉里埕間都可以看到家家戶戶婦女蹲坐在庭前,處理越瓜。她們熟稔地將越瓜對剖、刨籽、抹上鹽巴,整齊排列在陽光底下曝曬,香氣入鼻簡直讓人口水直流。

  農村特殊的景致背後,其實源自於臺灣早年物質匱乏,多數農家只能以番薯與少量的白米煮成很稀的番薯籤粥裹腹。越瓜耐熱、耐濕、抗病力強,相對好種植,但因飽含水分的特性,不利於久放,所以為了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醃瓜成了先民產出的智慧結晶。

夏季越瓜盛產期

  越瓜原產於中國南方及東南亞熱帶地區,浙江地方出產此瓜聞名,古時江浙稱為越國,於是出現「越瓜」這個稱呼。炎熱的夏天正是越瓜的盛產期,越瓜喜歡溫暖,而且有極佳的抗雨性,在臺灣以中南部為生產大宗。依據農糧署109年統計數據,嘉義、彰化的產量位居全臺前兩名,不過,這幾年來耕地面積都有逐漸減少的趨勢。

  臺灣的越瓜品種相當多元,有白皮種、青皮種、花皮種、甜瓜等。因此稱呼也相當多樣,白皮種稱為「白瓜」,青皮種又俗稱「青瓜」。再者,因為越瓜可以生吃,又被叫作「生瓜」,還有些品種因為帶有香甜味,稱為「百香胡瓜」。

越瓜含水量高,不易保存(photo / 認識植物 莊溪拍攝)

▲ 越瓜含水量高,不易保存(photo / 認識植物 莊溪拍攝)

  因為越瓜的含水量高,不利於長久存放,現今很少流入零售市場,大多是盤商以一次收購的方式,直接讓生鮮越瓜進入加工廠,製作成罐頭。像醃瓜、蔭瓜仔、醃瓜脯等越瓜的醃漬食品。但其實越瓜也可以生食、涼拌、煮食、和炒食呢!

越瓜料理

  越瓜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還有檸檬酸和維生素A等,營養成分與甜瓜相似,也都具有利尿、清熱、健胃的作用。特別在炎炎盛夏裡,多喝點越瓜湯、炒食越瓜都有助於排泄、清除臟腑熱氣。

  生鮮越瓜用白報紙或蔬果保鮮袋包好,冷藏可保存4~7天。越瓜可切段、切片、或切丁炒食,搭配肉類如肉絲、培根、火腿等都很對味。

  炒煮奶油越瓜時,先將新鮮越瓜切丁,放入滾水中川燙,撈起後瀝乾。在鍋中加入奶油,待奶油融化後放入越瓜、火腿肉等。接著再加點水、鮮奶油、白胡椒粉、米酒,慢慢煮滾後轉中小火,直到越瓜的口感符合個人喜好後,即可關火、盛盤上桌。

發布日期:111-06-16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桌布下載
季節旅遊
著色畫
Mita愛卡拉
秋季植栽
探訪農村
農場趴趴走
我的學習單
下載行事曆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