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金針花 野薑花(夏天)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賞桐花 賞鯨 溫室(全年) 六月份 芒種 滿滿莊稼,真是豐收好時節!農夫忙著割稻,白鷺鷥也趕來湊熱鬧 牡蠣(夏天) 茉莉(夏天) 賞櫻花 吃西瓜 藍染(全年)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紫錐花(夏天) 螢火蟲 Mita包粽子,把喜歡吃的料都包進去 金麥浪 梨子(夏天) 竹筍(夏天)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鴨稻(全年)
夜探螢光森林 一起賞螢去
facebook分享
 

吃完晚飯之後,Mita一家並不像往常一樣坐在客廳聊天,而是穿上外套、長褲,背起包包一副要出門的樣子。外面天色已經暗下來了,Mi爸手拿登山杖問:「大家都準備好了嗎?」

  Mita舉起她的手電筒,上面還包了一層紅色的玻璃紙,大聲又興奮地說:「都準備好了!」

  原來今天Mi爸要帶一家人去賞螢火蟲。

Mita走入螢光森林賞螢去!

▲ Mita走入螢光森林賞螢去!

  每年3-6月是賞螢的最佳時節,天氣逐漸回暖讓螢火蟲紛紛出沒。到了夜晚,山林間、溪流旁就能看見漫天飛舞的螢火,在一片黑暗中,就好像閃爍的星光一樣,讓人感到驚奇又浪漫。

  臺灣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我們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全世界2,000多種的螢火蟲中,臺灣就有超過60種螢火蟲,這樣的種類密度可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呢!

賞螢前的注意事項

  螢火蟲喜歡無光害且人為干擾少的自然環境,這些地方多在山區,因此建議穿著長袖、長褲以防被蚊蟲咬傷;為了行走安全,也要避免穿涼鞋、拖鞋,而是選擇包鞋,才能防止跌倒或被蛇咬喔。

螢火蟲的螢光鋪成一條星光大道

▲ 螢火蟲的螢光鋪成一條星光大道

  晚上6點到8點是螢火蟲最活躍的時間,這時天已經黑了,有些人為了照明會帶手電筒,然而強光會影響螢火蟲求偶,因此要記得用紅色玻璃紙包住手電筒,找到螢火蟲後立刻關閉;更不要使用發光配備,如相機的閃光燈,發光的衣物、鞋子。

  欣賞螢火蟲時,請記得遵守不干擾、不破壞的「二不原則」。

  不干擾

• 不捕捉螢火蟲
• 不隨意進入草叢
• 拍攝不使用閃光燈
• 保持安靜、放輕動作

  不破壞

• 不踐踏土壤、破壞自然環境
• 不攀折花草樹木,干擾野生動物
• 不留下垃圾,讓自然更美麗

螢火蟲小教室

  螢火蟲是完全變態的昆蟲,一生需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階段。我們可以從幼蟲的生長環境將螢火蟲分成水生型、陸生型和半水生型3類。

  水生型

  幼蟲生活在水中,化蛹時才會爬上陸地。臺灣最常見的水生螢火蟲有3種,分別是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條背螢。

黃緣螢(photo /作者:方華德。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 黃緣螢(photo /作者:方華德。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黃胸黑翅螢(photo /作者:馬承漢。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 黃胸黑翅螢(photo /作者:馬承漢。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陸生型

  種類非常多,幼蟲生活在落葉下或石縫中,成蟲會飛行在草叢、樹林間,一生都在陸地上。臺灣看到的螢火蟲,大部分都是陸生型螢火蟲。

大端黑螢(photo /作者:王滋慶。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 大端黑螢(photo /作者:王滋慶。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紅胸黑翅螢(photo /作者:馬承漢。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 紅胸黑翅螢(photo /作者:馬承漢。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半水生型

  鹿野氏黑脈螢是臺灣目前發現唯一的半水生型螢火蟲,幼蟲喜歡躲在山澗的石縫,夜晚捕食會潛入水中,再將食物拉回岸上食用。因為幼蟲橫跨水路,所以稱為半水生型。

鹿野氏黑脈螢(photo /作者:方華德。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 鹿野氏黑脈螢(photo /作者:方華德。數位物件典藏者:臺灣生命大百科

螢火蟲為什麼會發光?

  螢火蟲身上有發光器,裡頭有著會發光的螢光素和螢光素酶,在螢光素梅的催化下,發生的一連串生物化學反應,就讓螢火蟲發出螢光了。這道光不燙人,還可以用來求偶、警戒或是交換訊息,對螢火蟲來說非常重要。

  已經心動要去賞螢了嗎?想知道臺灣哪裡能夠賞螢嗎?請看農業易遊網 全臺賞螢活動懶人包!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夜螢親親 全臺賞螢地圖

發布日期:111-03-25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市集走一回
農業生活館
春季植栽
Mita好朋友
我的學習單
季節旅遊
活動花絮
田園傳書香
Mita愛卡拉
自然科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