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學生蒐集的菜單,讓學生觀察並分析蔬食,讓學生思考飼養經濟動物需要消耗的環境資源與對地球的影響
藉由影片及討論瞭解經濟動物不只是商品,進而採取改善經濟動物處境的具體行動。
除了將流浪動物TNR外,民眾認養但不棄養才是解決流浪動物的根本要法。讓學生認識動物習性、動物肢體語言,減少人與動物間的生存環境衝突與傷害。
鼓勵小朋友去思考,如何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幫助流浪動物,並以小組討論的模式提出執行活動時可能會遇到的困難。
透過教學讓學生認識狂犬病,了解感染途徑及如何正確預防狂犬病,不任意丟棄家中動物,並定期施打疫苗。愛護動物是一種保護自己的好策略!
提出臺灣食蛇龜之保育問題,使學生能從中認識其在棲地破壞所面臨的問題,及及盜獵、走私問題,並從中推廣野生動物保育的觀念。
讓學生了解開發與保護之間失衡危存及生物的生存,面對動物棲息地的消失,將迫使動物改變生活型態或逐漸消失,建立起保育的責任感。
教案以角色扮演型式來討論生物消失與環境破壞的問題,請學生分組表演,讓學生進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