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起點,延伸以「農情」為題的教學活動設計,讓我們的孩子了解早期農家辛勤儉樸的一面。
藉有機菜園的設立,觀察蒜頭與蔥的成長歷程,認識食物的營養價值。
認識在地特產釋迦,引導小朋友瞭解植物生長過程以及栽種過程中,面對天候或是其他因素如何解決。
啟發綠色資源保育(水土保持)觀念。觀察澆水後的土壤沖刷現象。討論草木如何保持水土。總結樹木和草地的功用。
傳遞土石流是一種自然的現象。 透過實驗來認識土石流現象的發生。觀察看水、泥土、石頭的形體上的不同,觸摸感覺泥土與石頭在乾燥時的觸感。觀察當泥土與石頭被淋上水後,外型與觸感的變化。
瞭解降雨量為目前土石流避難警報發布主要考量資訊。 學校所在縣市鄉鎮的土石流警戒雨量基準值。 如何製作簡易雨量筒。 如何使用簡易雨量筒。
土石流潛勢溪流的定義、發生地區及民眾防範措施。 學校所瞭解土石流發生前後的各種徵兆。
透過卡通人物介紹的方式讓學生對土石流現象產生興趣,得知土石流發生前的預警措施、發生時的破壞情形與逃離的安全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