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筍口感脆甜,簡單料理就很美味喔!
變異才能吃的莖—茭白筍
mita趕鴨子下田吃害蟲
與鴨農遊,友善耕作
梅花是冬季盛開的花卉之一
賞花品果 梅好知識
甘蔗汁甜甜的,非常好喝。(photo ...
甘蔗甜如蜜 大自然的糖分儲藏者
清燙翼豆
茼蒿
希望廣場有屋頂不怕大太陽、下大雨,外面...
臺北希望廣場 當季蔬果週週買
丁采綸阿姨堅持種植高品質的雨來菇。
空姐雨來菇好食材 丁采綸負債也要分享
小朋友拿著採收的芒果。
南化芒果香 凝聚家鄉情
蚵的前世今生
我的媽媽種野蓮
每塊方巾的藍色都不一樣!
藍染工藝 傳統也能很美麗
農村好手藝~mita學編織
藺草編織~傳承農村技藝
行健村石頭厝
悠閒的午後,靜下心來泡壺好茶吧!
走訪茶鄉,亮點茶莊變身觀光景點(二)
我的無米樂
種子有著薄薄透明的翅膀
開花像火焰、種子裝翅膀~火焰木種子盆栽
它叫垂葉武竹,雖然名字裡有個『竹』,但...
叫竹,卻不是竹~垂葉武竹種子盆栽
挑選地瓜葉,選擇葉片完整,寬大、新鮮。
盆栽地瓜葉 扦插超好種
豆芽菜是豆科植物的嫩芽
簡單易上手 種出健康豆芽菜
里山是指由聚落、耕地、池塘、溪流與山丘...
抑制外來種蔓延的方法
黑鮪收穫
漁業衝擊
黃山雀
台灣的特有種鳥類
國土保育
黑面琵鷺攝影精選集
110年3月
當月份桌布-月曆版 期間限定
Mita版
110年3月份著色畫
Mita樂活之節能減碳篇
廟口埕
一隻遠從西伯利亞來的小白鶴,因迷航而意...
金美國小附幼與小白鶴邂逅的奇幻旅程
最喜歡在田裡捉金龜子的許語芮,可以從金...
與自然共舞,享受田間生態的許家三姐弟
老三靖諺貼心地主動去幫媽媽採龍鬚菜
阿里山小少年製茶 導覽 野炊 樣樣通
賴青松家門前的菜園租給年輕人種田,以菜...
穀東俱樂部,織夢的快樂一家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兒童網
農業知識入口網植物圖鑑
好客小學堂
今年的夏季來得早,宜蘭員山鄉深溝村早在五月就吹起了略帶溼氣的初夏微風,綠油油的水稻田隨風擺盪,清晨五點,天光未亮,水涼田土溫暖,九歲的江權祐已經跟著爸爸江映德來巡田。 他並不特別喜歡農事,但自然節氣的變化同時改變了他的生理作息,四、五點自然轉醒,跟著爸爸到田裡,有時拿著小鐮刀割雜草,有時撿拾福壽螺,忙碌一會兒,他會回家簡單收拾,再去上學,有時直接在清泠的水圳裡洗淨雙腳,直接到學校去,他往往是第一個到校的學生。 小學一年級來到深溝村生活,權祐短短三年就忘光了城市生活的記憶,他喜歡在農村生活,空氣好,生態環境豐富,「以前我的視力只有1.0,現在變成1.5呢!可以看得比較遠,大概是這裡環境很好的緣故吧。」 媽媽彭顯惠所經營的小間書菜,賣爸爸種植的無毒稻米、鄰近友善小農的蔬果,還有新書、二手書,是這個小農村裡難得一見的「書店+農產直賣所」,每天早上十點開門後,媽媽整理農人送來的蔬果,這些菜除了被送進深溝與內城兩間附幼作為營養午餐的食材,也在店內販賣,爸爸則到穀倉搬來當日要寄出的米,那米袋上的鷺鷥和「小間米」三個字,都出自權祐之手,不知道為什麼,媽媽特別喜愛他寫的字,常常把他的字和畫用在產品包裝、網路宣傳圖上,「如果可以幫上店裡一點忙,也不錯啊!」 小間書菜門口停的那輛黃色腳踏車,是和權祐形影不離的愛車,媽媽常形容他沒有時間觀念,但是沒辦法啊,只要騎上腳踏車,帶上個水桶,就好玩的不得了,有時候到水溝摸蛤仔,讓媽媽晚上煮成湯,有時候發現鄰人不太理會的龍眼樹、芭樂樹結了果,也可以摘幾顆帶回家。最神秘的寶物,是意外發現的幾朵小木耳,權祐小心翼翼的摘下,拿到店裡「賣」,雖然媽媽看起來有點苦惱,最後還是花了五元買下來。 有時候權祐也會到田裡幫忙,賺一點自己的零用錢,比起補秧,他更擅長撿福壽螺,「我從書裡讀到,福壽螺是來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是很強勢的外來種,不除掉會吃農作物,牠們有時爬在稻梗上,休息時又鑽進土裡,如果不想用農藥,就要用手慢慢撿。」撿到福壽螺後必須將其丟到田埂踩死,權祐起先覺得噁心,都由爸爸幫忙踩,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件事對他來說一點也不難了,最高紀錄他一個人一天撿了二十幾斤呢!那寶貴的零用錢,爸媽不大干涉他怎麼花,他常去柑仔店買些便宜零碎的小玩具,拿了紙箱裝著到學校玩。 在其他人眼裡,權祐看起來是很有想法的孩子,沒太多機會接觸3C產品的他,隨時都沉浸在自己的遊戲裡,其實權祐根本沒思考過自己和其他城市孩子有何差異,他只是很能幫自己找樂子,一輛腳踏車就能四處探險,一根樹枝東撥西找,就能多認識一隻蟲,一條水溝裡的魚蝦蛤仔,就夠他玩上大半天。 權祐不知道正在上映的熱門電影,也不知道最熱門的線上遊戲,但他知道小間書菜旁的空地,那爬滿的的綠藤嫩葉是地瓜葉,也知道那十二隻蛋雞如何一天天長大。他知道冬天吃不到絲瓜和小黃瓜,夏天沒有番茄、沒有大陸妹,但有多汁多水的絲瓜、蒲瓜。 而且其他和爸媽一樣來到深溝村種田的歸農青年,為他帶來了豐富有趣的體驗,有時是玩自己設計的桌遊,有時上山,有時溯溪,也野炊煮泡麵,還救過落水的小鳥。 但權祐也有剋星,就是小他六歲的妹妹鳳梨,「她常常來欺負我。」雖然談起妹妹就一臉苦惱的模樣,但在其他人眼中,他其實對妹妹愛護有加,幫忙洗澡、綁頭髮、煮碗麵墊肚子,當爸媽因為稻田收割碾米,忙得不可開交時,他靈機一動,將小推車放在大推車上,再橫倒一張圓凳,墊上米袋,讓妹妹可以舒適的坐在圓凳椅腳裡,他則坐在大推車上,雙腳滑步前進,這個新發明的遊戲方式逗得妹妹樂不可支。 權祐和爸媽有一個小小的秘密,沒有一起搬到農村生活的阿公,還是會操心他是否有好好讀書,常問他考試成績,知道權祐考第十名後,安心許多,但權祐沒有告訴阿公的是,農村的學校很小,小到一個班只有十三人。 不過競爭力什麼的,實在不需要太擔心,因為沒有人是一直走在規劃好的道路上,誰又曾想過,當工程師的爸爸和當設計師的媽媽,會帶著他和妹妹來到農村生活,當起了農夫和書店老闆呢?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權祐還有很多時間慢慢摸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