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玫瑰(春天) 金針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彩葉芋(春天) 賞櫻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鴨稻(全年) 孤挺花(春天) 四月份 穀雨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金麥浪 吃西瓜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賞桐花 賞鯨 桑葚(春天)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螢火蟲 藍染(全年) 盛開的木棉花 溫室(全年)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灰髮碧眼的臺灣農夫劉力學

  「二十年後,有機農業將成為臺灣未來的新經濟重心!」頭髮已顯灰白的劉力學啜飲了一口臺灣啤酒,雙眼炯炯有神地說出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預言。

  本名 Pierre.H.Loisel的劉力學來自加拿大,他曾經是跨國際科技公司的核心人物,目前的身分則是新北市三芝區「臨海農場」的主人,一位中文講得比許多臺灣人還溜的外國農夫。其以獨特的「廚餘堆肥法」所培育出的有機蔬果遠近馳名,是懂門道的內行饕客與高級餐廳爭相競逐的美味上品。

◎放棄高收入 愛上臺灣的外國人

  民國53年,年方24歲的劉力學在教會號召之下,離開家鄉飛越大半個地球來臺服務,擁有電腦碩士學位的劉力學為了能夠奉獻所學專長,加入了國際性的電腦科技公司,並一路升遷至極高層核心人物,但他在婚後選擇以家庭為重,放棄了人人稱羨的高薪職位,毅然地離職退休。

  受到西方教會文化教導教徒要在退休後回饋社會的影響,劉力學開始思考他可以為這塊美麗的土地做些什麼?「當時的臺灣最需要的是環保。」劉力學回憶道。

  七○年代的經濟快速起飛為臺灣帶來富裕,卻也造成自然生態浩劫,嚴重的垃圾污染讓臺北市的掩埋場座座爆滿,原本純淨的三芝海灘也幾乎被垃圾淹沒了。為了找回潔淨的海灘,劉力學一方面自掏腰包,另一方面申請政府單位補助,自行興建一座小型焚化爐,與當地民眾花費將近三年的時間,辛苦地在沙灘上收集垃圾、進行分類和焚燒處理,終於將三芝的海岸恢復成他口中的「北臺灣最美麗的海岸」。

  而在淨化海灘的過程中,劉力學遭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在當時有限的技術下,「含有水分的廚餘無法焚燒」。為了克服廚餘無法焚燒的難題,他積極透過書本和上網蒐集國內外為數不多的相關文獻資料,終於在斷卷殘篇中研究出「廚餘堆肥法」的技術。

◎廚餘變肥料 種得蔬果樣樣鮮

  劉力學的「廚餘堆肥法」其實並非獨創,只是就既有的技術進一步加以改善。舊有的堆肥技術是在地上挖一個洞,將廚餘、動物的排泄物和稻桿等統一集中,靜置發酵進行化學作用,一年後才能轉化為可用的肥料。由於這樣的作法太過於曠日廢時,因此劉力學在發酵過程中將之加以攪動,增加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加快廚餘發酵的速度,如此一來只需縮短至三~四個月的時間,便可以完成全部轉化的過程。故而,臨海農場一年四季共栽種多達二十餘種蔬果,卻是樣樣美味鮮甜,即使售價比起一般市售同類蔬果來得高,仍然備受消費市場的重視青睞。

  但做事總是出人意料的劉力學始終堅守著他僅三分地的農園,與他僅有的一名助手兩人一起悉心照料這塊自然的樂園,從播種、育成、收割、清洗、包裝全都一手包辦不假他人,「因為三分地是一般臺灣農家最常見的田地大小,對鄉村務農的夫妻倆也是剛剛好、不至於過度的負擔。」劉力學又喝了一口啤酒解釋說明。

◎透過廚餘堆肥 讓有機農業向下紮根

  原來,他想做精緻有機農業的開路先鋒,建立一個模範,他要證明一名老外做得到的事情,經驗更加豐富老到的臺灣農友們更沒理由無法達成!劉力學希望透過廚餘堆肥的技術傳承,讓有機農業能夠在臺灣更穩固地紮下根基。

  問到他是如何能夠長久保持對農業和環保工作的熱情?同樣擁有哲學碩士學位的他回答:「每當我遇到疑惑時,就會想想什麼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那個答案便是我人生的指南針。」

  手裡拿著劉力學剛剛從田地裡摘下的一葉小白菜,學他洗也不洗就往嘴裡塞,淡淡的香氣,豐郁甜潤的鮮蔬滋味,這是一名在臺灣居住了三十多年的老外農夫,留給臺灣的,最誠摯的禮物。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5972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我的學習單
活動花絮
i玩魔法書
季節旅遊
春季植栽
Mita好朋友
探訪農村
元氣料理
歷史文化館
冬季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