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吃西瓜 彩葉芋(春天) 賞櫻花 金針花 溫室(全年) 盛開的木棉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藍染(全年)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孤挺花(春天) 玫瑰(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賞鯨 賞桐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螢火蟲 桑葚(春天) 金麥浪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四月份 穀雨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鴨稻(全年)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生態保育達人生物科技達人大自然資源達人
養蜂人家的哲學—經典神農黃東明

  2007 經典神農得主—黃東明所建立的「養蜂人家」,可說臺灣最知名的蜜蜂產品品牌,不過他回想起民國58年從苗栗搬遷至宜蘭養蜂採蜜的過程,只能用悽慘來形容; 因為當時農民認為蜜蜂會將水果花吃光,致使果樹無法結果,於是便噴灑農藥,導致他所養殖的30多箱、約300萬隻的蜜蜂,在2年內一切化為零,只好摸摸鼻子回去苗栗老家。

◎從「合作」開始 

  由於宜蘭是臺灣重要的農業區,境內果樹數量、品種均多,因此2年後他重回宜蘭,而此次他則結合農會的力量,透過專家的說明解除當地農民的疑慮,同時他也將所生產的蜂蜜分送給果農,才慢慢的建立彼此友好互信的基礎,也逐漸開拓出自己的事業版圖。 

  在早年,蜂王乳1公斤的價格可達新臺幣1萬多元,外銷市場非常的好,因此蜂農各自單打獨鬥的經營方式都還有利潤,所以彼此幾乎互不往來;不過隨外銷市場的萎縮,1公斤蜂王乳的售價只剩3千多元,蜂農可說是個個苦哈哈;對此黃東明認為應該透過分工合作的方式、品牌行銷等方式解決困境,所以他在民國83年整合宜蘭當地9戶蜂農,成立臺灣第一個蜜蜂產銷班,並組織生產團隊,透過成員之間的互相幫忙,節省時間與成本。 

  而且為了提高蜂蜜的產量與品質,黃東明花了6年時間培育優質的蜂種,並於蜜蜂大量製蜜的流蜜期,在原有的蜂箱上增添一個繼箱,除增加產量,更有利於蜂蜜的熟成,所以原本3天僅收10臺斤的產量,增加為6天30臺斤;更特別的是,6天採收一次的蜂蜜,不僅節省了人力,蜂蜜裡所含的澱粉酵素更高。

◎名牌=品質+品牌 

  其次,他發現「名牌」在一般民眾的消費習慣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他建立「養蜂人家」品牌以加深消費者對其商品的印象,同時要求產銷班的成員簽訂公約,禁止添加任何違法的材料;為此,黃東明委由美和技術學院進行商品檢驗,確認每一件商品都達到甲級標準(抗生素、藥物無殘留),而且早在政府開始進行農產品履歷制度之前,黃東明所領導的產銷班即賦予每罐蜂蜜一張履歷書,讓消費者清楚的知道每一罐蜂蜜的成分、來源地、生產日期等。 

  闖出名號的「養蜂人家」,除在市場上獲得消費者的青睞,並獲邀參加2001年綠色博覽會;當年由黃東明主導的蜜蜂生態館是綠博會最受歡迎的展館,因此活動結束後即有不少人希望能續留此館,於是他便延續當時的精神成立全國第一家蜜蜂博物館 —蜂采館。

◎持續進步就是最好的行銷 

  不過因為地點等因素,前半年蜂采館的參觀人數寥寥可數,幾乎快撐不下去,於是黃東明改變經營方向,從校園裡找顧客, 透過解說蜜蜂的一生、有獎徵答等方法來吸引消費者,經過半年的努力終於成功;而此經驗也讓他體認了不能只以商品本身作為行銷的唯一手段,應該從「文化」著手,以文化行銷、創意來包裝商品,進而創造價值感,以更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 

  面對未來的市場,黃東明表示除了產品認證、產品行銷會持續進行之外,還會擴大加工的區塊,也就是每年都要推出新商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要,並希望達成高品質、高價位、高收入、高附加價值的「四高」目標。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3845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活動花絮
自然科學館
田園傳書香
季節旅遊
著色畫
元氣料理
夏季植栽
我的學習單
探訪農村
農業生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