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賞桐花 盛開的木棉花 螢火蟲 金針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藍染(全年) 金麥浪 玫瑰(春天) 桑葚(春天) 鴨稻(全年)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溫室(全年) 吃西瓜 彩葉芋(春天) 孤挺花(春天) 賞鯨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賞櫻花
 
生物 環境 人文
 
回到Mita萬花筒
植物達人動物達人
蛙癡生活藝術家-郭可遇

  「常有人問我為何復育青蛙?其實只因有天突然發現,小時候每天環繞在身邊,再自然不過的動物怎麼不見了?於是我開始種植荷花,學習並動手營造自然生態,結果真的引來十多種的青蛙在此駐足,從此我又可以像小時候一樣伴著蛙鳴入睡了。」 

  來到臺中縣石岡鄉,當地人都知道這裡有個「蛙癡」郭可遇先生。郭可遇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系,曾擔任過國文老師、地政事務所雇員,20年時光醉心於工筆花鳥繪畫,曾任清溪文藝學會理事長,作品多次參展。九二一地震過後,郭可遇將再也長不出桃子的土地改建成為荷花池,引水讓水池生態活絡,各類青蛙在此繁衍,包含台灣特有與保育類的青蛙如莫氏樹蛙、貢德氏赤蛙、虎皮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等等。 

  「每隻青蛙的紋路不同且有地域性,如果每隻青蛙都取名字的話,我一定分辨得出每隻青蛙,一些研究專家將青蛙的蹼剪指後來辨認青蛙,那太殘忍了,我不這樣,我用我的方式來研究青蛙。」郭可遇「蛙痴」的名號可是實至名歸,他常常用錄音機錄下各種蛙類的叫聲,「你就把這些青蛙當作自己的左鄰右舍老王、老李,久了你就可以聽出來現在是哪一種青蛙在叫了。」 

  郭可遇不只有好耳力,他常在夜晚蛙類會大方出沒的時間,帶手電筒、攝影機、腳架,蹲在水池邊等待蛙類身影。「青蛙看到光會害怕躲起來,所以我一開始用微弱的光線找青蛙,發現時慢慢把手電筒調亮,讓青蛙適應,再用攝影機紀錄青蛙求偶、蛙鳴、互鬥等狀況,常常因為怕驚動青蛙,我連打蚊子都不敢,結果常被叮得滿身包。」 

  為讓青蛙順利繁衍,郭可遇在大片水池上方罩黑網,避免鳥類捕食,家中不飼養貓、 狗,並在戶外裝上燈光引蟲聚集方便青蛙覓食,細心呵護讓他與蛙類間也產生不可言喻的感情。「我這邊有兩隻比較懶惰的蟾蜍,每晚固定時間會到門口來等待跟我討食物吃,我拿麵包蟲餵牠們,牠們吃的時候常常會一隻踏在另外一隻的身上,姿勢也很特別歐!」採訪當天,的確在門口看到這兩隻傳聞中懶惰的蟾蜍,只見郭可遇像個慈祥爺爺般把蟾蜍放到手上撫摸著,蟾蜍乖乖待在溫暖掌中不動,那時的夜色,透露出祥和寧靜的味道,伴隨著此起彼落像是要爭寵的蛙鳴,這種大自然的頻率激盪著都市人心中最匱乏的角落。 

  郭可遇於八年前開始石雕創作,在池旁四十坪建築物中放置作品,有表情生動的貴賓狗、獅子、人像…等等雕刻,當然少不了青蛙創作,「這些是我送家人的禮物,每件創作品我都標明是給誰的生日禮物,所以通通都是非賣品」,郭可遇的石雕創作計有上百件,石雕線條純熟渾圓,表情栩栩如生,採大自然題材為主,並長期輪流在外展覽。 

  長期徜徉大自然中,郭可遇自有一套豁達的生活態度,他以自己65歲時的容顏為基準雕刻自己的人像,預計老去時使用,「人要樂觀,對於生死我看得很開,何時要離開我都很自在。我現在每天生活在大自然中,連 生病的時間都沒有,每天帶調皮可愛的小孫子,假日則專注石雕創作,還常常為復育青蛙到處尋找文獻資料參考,或是到各處青蛙棲息地觀察青蛙,我過得忙碌卻很實在!」 

  自從在媒體曝光後,郭可遇接到很多要求參觀的電話,但這片復育的生態就是他日常的生活,忙碌的郭可遇謙虛的表示自己的復育還不具規模,所以不方便開放參觀,希望能保有自己的私人空間。與大自然生活在一起是人原本的生活型態,但隨著土地過度開墾與環境污染讓自然變色,人失去生活原本簡單的記憶與步驟,像郭可遇這樣的生活藝術家,自在而堅持的選擇他最舒服的生活方式,並順利尋回失落的生活軌跡,更積極動手重建自己記憶中的樂土,從此與蛙鳴長伴,這樣的生命經歷,相信可以給大眾更不同層面的深思!

更新日期:110.01.06 人氣指數:2816
資料來源:農業部資料開放平台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元氣料理
i玩魔法書
歷史文化館
田園傳書香
桌布下載
下載行事曆
春季植栽
活動花絮
二十四節氣
季節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