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官田國小在校內外老師的帶領,與附近農會、社區的協力合作下,用心規劃了每週一節的食農課程,帶領學生們認識當地的環境與文化,並在校內闢建幸福農場,打造一座食農教育的學習樂園。 國小自然課本中提到利用辣椒水可以驅蟲,官田國小因為有幸福農場的關係,便讓學生動手實作,將農場變成實際的立體課本。除了自己種植辣椒外,老師們也教學生如何製做辣椒水,實際到農場裡的蔬菜上噴灑,觀察、紀錄,驗證辣椒水的功效確實能夠驅蟲,減少蔬菜遭到菜蟲的破壞。 從產地到餐桌,學生腳踩泥巴,彎腰種菜,體會種菜務農的艱辛,也了解到以農藥、化學肥料等方式,雖然會使作物變得漂亮,但也會消耗、危害自然環境;在我們享受美食的同時,這些傷害也回到我們身上,危及我們的身體健康,因此懂得選擇友善環境的方式與自然和諧共處。
學校也讓學生討論最期待種植的作物,最後是好吃美味的「草莓」深受學生喜愛,於是學校結合食農老師的專業知識和無毒草莓栽培經驗,讓學生們學習栽種有機草莓。 在栽種前,學生需要藉由閱讀、討論,以及和食農專家對話,以專題的方式親自體驗不同的栽種方法的差異,再由食農專家與老師的努力與研發下,利用高架盆栽方式,結合自動灑水創意栽種有機草莓。這樣協同教學方式,不僅讓學生學到系統化的農業栽培知識與技能,教師也在協同教學過程中學習新知。
官田國小認為,食農教育應該要讓孩子理解耕作知識、食材來源、食物供應鏈的運作、健康飲食的營養觀念,並且要學會烹飪技能照顧自己,更要認同農村產業文化,相信自己有無限潛能!因此,官田國小發展出了許多食農課程,如認識在地文化的「尋根官田」、食材耕種的「深耕官田」、飲食營養觀念的「良食官田」和烹飪技能的「廚藝官田」課程等。不僅讓學生與土地緊密結合,在照顧作物的過程中,也培養關懷萬物與尊重生命的情懷。畢業前還必須學會烹煮10道以上的料理或點心,學習面對未來生活的自主能力。
資料 / 圖片來源:官田國小 王全興校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