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廣場是在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之後成立的。當時,中南部很多地區都遭到嚴重破壞,尤其是震央中心的南投,草屯鎮九九峰山頭變得光禿一片,國姓鄉九份二山則嚴重走山。不但居住地方被毀,中南部的農民辛苦種植的農作物也因為路斷而無法運送出來。他們在重建區中再建家園,過著非常艱苦的日子。
希望廣場的營業方式和一般市集有些不同,不是由固定的農友來設攤,而是依照當季盛產的蔬果來安排展售的順序,然後由各產地的縣市及農會輪流申辦,展售當地最新鮮優質的農產品。每逢開市日清晨,甚至是前一天深夜,就開始有一輛輛載著各式水果及農特產品的貨車忙碌進出廣場,農友則是將自家產地採收的蔬果上架,為的就是讓臺北民眾能嚐到如同剛採下的新鮮原味,以及最具地方特色的加工品。 來設攤的都是經過地方農會認可或是產銷班農友,甚至是農會的百大精品,品質有一定保證。不過新北市農會還是會在每週六一早就對各攤商進行抽驗,將產品交由臺北農產運銷公司快速檢驗,晚上就會知道檢驗結果。一旦發現不合格,立刻下架,而且一年內不得再申請到市集銷售。尤其近年來不斷發生黑心食品問題,市集的嚴格把關,安全衛生絕對令人感到安心。 臺北市北平東路與林森北路交叉路口的臺北希望廣場,每週星期六10:00~19:00和星期日10:00~18:00都有最優質的當季蔬果,攤位比以前多,空間更寬敞,只要搭捷運到善導寺站1號或6號出口步行2~5分鐘,交通十分便捷,如果你還沒來過,一定要來走走逛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