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賞桐花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吃西瓜 金麥浪 鴨稻(全年) 彩葉芋(春天) 孤挺花(春天) 溫室(全年)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桑葚(春天)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賞鯨 金針花 賞櫻花 藍染(全年) 螢火蟲 盛開的木棉花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玫瑰(春天)
 
 
  璀璨澎湃的臺灣蘭花
  時光飛梭臺灣森林的模樣
  披荊斬棘,臺灣花卉閃閃發亮
  放大格局,活出神農的光采
  綠色奇蹟 平地森林
  歡喜過新年
  漁業與海洋的對話
  從產地到餐桌
  米,不再只是吃飯而已
  水中潑墨 游向世界
  全民都瘋狂 農旅真正夯
  健康農業四神湯 開啟幸福新「食」代

臺灣農業澎湃一百

漁業與海洋的對話

 大自然為臺灣帶來豐富的漁產(本圖由農委會公關科提供)年年有漁 從艱辛邁向富麗

   逛過市場、魚市嗎?看見魚攤上新鮮豐富的魚類海產,你可能覺得沒什麼,但這可是因為有大自然給予豐富的海洋資源,加上漁夫的打拼,才讓我們有這麼多新鮮美味的海鮮可以品嚐!臺灣漁業如何有今天的精采光景,讓我們來聽擁有30多年漁業經驗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委胡興華說臺灣漁業的故事。

   「大自然對臺灣太好了,給了我們這麼豐盛的海洋資源!不過,早期漁業因為沒有科學根基,漁民捕魚全憑運氣和經驗,遇到颱風,必須趕快找到避風港;而為了防走私偷渡,漁民出海禁止多帶米糧,所以如果發現魚群想追捕,往往因為糧食不足而錯失機會。」談起臺灣漁業,胡副主委開心卻也疼惜地說道。漁民的辛苦,現代人難以想像,但是,臺灣漁業卻也在堅毅漁民的奮鬥下,從沿岸、近海、遠洋到養殖漁業,不僅網出了臺灣漁業的精采成績,也將臺灣具代表性的魚種發揚光大,發展出臺灣漁業的在地特色。

  像是過年必吃的烏魚,早期不但帶著先民來到臺灣,牠更是「守信」的魚種,每年冬天都為南部沿海居民帶來收入;現在,烏魚的捕獲量因為氣候和資源因素減少,以臺灣精湛養殖技術所生產的烏魚子取代海撈烏魚子,大家享用美味烏魚子同時,也別忘追念先人捕烏魚的艱辛與文化。

虱目魚與臺南人生活息息相關,可說是「南臺灣的家魚」(本圖由農業易遊網提供)  而「南臺灣的家魚」—「虱目魚」,不僅在民國六十年代末期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大量外銷,民國七十年更研發出深水虱目魚養殖,讓產業蓬勃發展,使臺灣虱目魚的繁殖技術、養殖技術,以及吃的藝術都成為世界第一!

   可稱為臺灣漁業榮冠的鮪魚業,胡副主委驕傲地說:「鮪魚經濟價值高,外銷成果亮麗,尤其在經濟困難的民國四、五十年代,鮪魚外銷更是幫了大忙!」如今,臺灣的鮪魚業不但克服技術、資金和漁船問題,也突破漁場、基地和市場等阻礙,作業遍及南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最後,堪稱臺灣漁業標竿的吳郭魚,經過種苗繁殖、養成、飼料配方和加工等多次改良,不僅打開日本市場,更擺脫「土味」,正式命名為「臺灣鯛」,大舉進軍國際市場,民國九十四年更被農委會選定為四大外銷旗艦產品,胡副主委說:「吳郭魚的傳奇,不只見證了臺灣農業科技的先進,以及業界打拼的衝勁,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臺灣養殖業的適應力、創造力和生命力!」 

漁港除了賣魚外,也必須朝多元化經營(攝影/江建毅)   臺灣漁業從艱辛邁向富麗,未來還要著眼於合理資源運用和漁港的多元經營,胡副主委說明:「合理的限制捕撈,可以讓這座『海洋銀行』有生生不息的『資源利息』得以取用,如此才能達到永續,增加海洋經濟效益和漁民收益,漁港也能多元化經營,提供休閒漁業活動、娛樂性釣魚,以及民俗技藝和魚食等教育展示性漁業活動,讓民眾藉由旅遊,實地探究漁業文化,同時藉觀光休閒產業提升漁村生活品質,讓臺灣漁業在生活、生產與生態『三生一體』政策下,逐步邁向『永續漁業、富麗漁村、活力漁民』的美好願景。」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自然科學館
探訪農村
夏季植栽
春季植栽
Mita好朋友
我的學習單
農業生活館
桌布下載
冬季植栽
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