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賞桐花 賞櫻花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鴨稻(全年) 彩葉芋(春天) 四月份 穀雨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桑葚(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螢火蟲 玫瑰(春天) 吃西瓜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藍染(全年) 盛開的木棉花 溫室(全年) 賞鯨 孤挺花(春天) 金針花 金麥浪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目前位置:首頁 / Mita萬花筒 / 生物 / 植物 / 雜糧
 
雜糧

雜糧 雜糧指的是除了水稻以外的雜食,包括各種麥類、豆類、粟米、玉黍蜀、甘藷等農產作物都稱為雜糧。再以五穀雜糧來分類,小麥、稻米屬於細糧;玉米、蕎麥、燕麥、小米、高粱、藷類等則屬於粗糧。

 現代社會民眾對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開始漸漸發現雜糧的好處。坊間所流行的生機健康飲食,許多食材選擇以雜糧為主。雜糧含有各式各樣的營養素,且製作過程多未經精緻處理,因此能夠保存原始的營養成分,像是燕麥富含蛋白質,小米富含色氨酸、胡蘿蔔素,豆類富含優質蛋白,而藷類則含有胡蘿蔔素和維生素 C。而粗糧中還具有膳食纖維,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利用,但膳食纖維能幫助人體通腸化氣,清理廢物,促使食物殘渣盡早排出體外,維護人體健康。

 五穀雜糧是現代人增加體力、改善體質、加強免疫力和避免疾病的必要食物,下面介紹四種臺灣重要的雜糧作物。

紅豆 紅豆

學名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
英名: Adsuki bean, small redbean
科名:豆科
別名:小豆、紅小豆、赤豆、赤小豆

 紅豆在中國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栽培歷史,其植株亦具有良好的根瘤菌群,可以改良土壤。紅豆喜歡溫暖的環境,不耐低溫,但經過多年品種改良後,已適合在亞熱帶種植。西元 1950 年前,紅豆在臺灣只零星分布栽植於山地,但由於紅豆生長期短,從播種到收成只需 90 天左右,因此 1960 年開始農民試著在秋冬水稻休耕後進行裡作栽培,此後紅豆便成為經濟性栽培作物。

 紅豆的產銷地區主要侷限在東南亞,種子是主要的食用部位。紅豆在中藥中被稱作「赤小豆」,《本草綱目》中記載:「赤小豆心之穀也,性下行、通小腸、利小便、行水、散血、消腫、排膿、消熱、解毒、治瀉痢及腳氣、傅一切瘡毒、解酒 ... 。」但在中國、臺灣或日本等地,紅豆的主要用途以製作甜食為主,紅豆種子可做成豆沙、羊羹、紅豆湯、冰製品或糕餅製品等各種甜食,深受消費者喜愛。日本紅豆消費量頗高,年消費量約 11 萬公噸,每年每人消費量平均約 1 公斤,而臺灣消費量約僅日本的十分之一。

 早期的臺灣紅豆僅供國內消費,管制出口。西元 1975 年政府首度開放紅豆外銷日本, 1978 年的外銷量高達 23,000 公噸,全國栽培面積幾近兩萬公頃,佔當時紅豆產量的三分之二,但之後由於日本開始限定配額,且我國生產成本高昂,無法與中國競爭,使得臺灣紅豆銷日數量年年減少。目前臺灣的紅豆主要產區以屏東縣為主,全國一半以上的紅豆產自屏東。

 

落花生落花生
學名Arachis hypogaea L.
英名: Peanut , groundnut , earthnut
科名:豆科
別名:花生、土豆

 在臺灣俗稱「土豆」,栽培種為一年生豆科草本作物,根部有根瘤菌共生,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游離氮。落花生種子具有獨特的香味,且含有高量的油脂、蛋白質與維生素,為高營養價值作物,除了鮮食還適合加工與製油用。

 落花生為熱帶作物,喜愛高溫,忌寒害,因此溫度對其生育、產量及品質影響極大,其生長期約 4 ~ 6 個月,栽培範圍以南北緯 36 度以內地區為佳。落花生適合生長於排水性良好的砂質壤土中,自播種至開花需要較多的水分,但是結莢期至成熟期、收穫期需要保持乾燥。在臺灣,落花生可在春、秋兩季種植,春作在 1 ~ 3 月,秋作在 6 ~ 9 月。但春作時由於雨水較豐沛,田中須每隔 10 ~ 15 行設置排水淺溝以利排水。

 落花生原產地一般認為在南美玻利維亞,而臺灣的落花生根據推測應該是在明朝神宗萬曆年間由中國東南沿海閩粵地區所傳入。世界落花生的主要栽培地在亞洲,其次是美州與非洲。根據世界糧農組織 (FAO , Foodand Agriculture Organisation) 統計,全世界的雜糧作物中,落花生為排名第二的雜糧作物,產量僅次於大豆,印度為生產最多的國家,其次是中國、美國。臺灣的落花生在西元 1957 年時栽培面積曾高達 103,000 多公頃,但至 1965 年後栽培面積逐年下降,現今僅剩約 25,000 公頃,各縣市中栽培面積最多的為雲林縣。

玉米 玉米
學名Zea mays L.
英名: Corn, maize, Indian corn
科別:禾本科
別名:玉蜀黍、番麥、包穀

 玉米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 15 世紀末歐洲人大舉拓展殖民地時,在中南美洲被現,開始傳播到世界各地,在 16 世紀時傳入臺灣。

 玉米適合在溫和的氣候下生長,其發芽適溫在 20 ~ 30 ℃之間,溫度太低時發芽緩慢、植株矮小、果穗數少而穗形小產量低,若遇到霜害,植株則會枯死。在臺灣由於氣溫符合需要,因此栽種容易,只需要一般的耕作地且注意排水即可。但是除此之外,玉米有項既特殊且非常重要的條件,就是栽培地區附近不能栽種其他品種的玉米,否則會產生「花粉直感」現象。由於附近地區的他種玉米植株,其花粉可能傳播到栽培處,當玉米穗受到他種玉米花粉受精後,果穗上部份穗粒就會變成他種玉米澱粉質品質,其穗粒的顏色也不相同,此即稱為「花粉直感」現象。這種現象容易影響玉米穗品質的穩定,因此需特別注意。而食用玉米栽種時,農藥也容易殘留在玉米穗上,因玉米穗多為直接食用,為避免影響健康,也需要降低化學農藥的使用,改以生物防治及有機法來栽培種植。

 玉米依用途可區分為飼料玉米、青割玉米和食用玉米。食用玉米包括有普通玉米 ( 在來種白玉米 ) 、甜玉米、超甜玉米以及糯玉米。

 國內栽種的甜玉米品種繁多,盛產期從 9 月至隔年 3 月。甜玉米的生育期短,適合與水稻、甘藷、花生、大豆、蔬菜等配合輪作,因此農民的栽培意願也較高,目前已成為臺灣主要栽種作物之一。而超甜玉米所含的糖分較他種玉米高出許多,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 A 、維生素 B1 及 B2 等營養成分含量豐富,果穗質地特別鮮嫩,因此廣受歡迎,消費量急速增加中。

甘藷

甘藷
學名Ipomoea batatas (L.) Lam.
英名: Sweet potato
科名:旋花科
別名:番藷、地瓜、山芋、甜藷、紅山芋、紅藷

  甘藷為蔓性塊根多年生草本、旋花科植物的塊根,原產於美洲,早期由西班牙人從中美洲、北美洲帶回,又傳至馬尼拉,由葡萄牙人傳播於馬來群島。中國商人陳振龍於西元 1594 年,將呂宋的甘藷苗帶回福建。而臺灣的甘藷根據記載是約在 17 世紀初明末荷蘭佔領時期,由中國大陸褔建引進,迄今約兩百多年歷史。

 甘藷能適應氣溫較高的環境,因此在熱帶、亞熱帶、溫帶南部地區廣為栽培。甘藷生性強健,種植法通常採用種藷或 扦 插繁殖。 扦插繁殖法為剪取甘藷莖葉先端數節枝蔓,淺斜插入鬆土中,保持土壤濕度即能存活,大面積栽培時多採用 扦插法。從扦插到收穫約需 5 ~ 6 個月,塊根貯藏時間可達 2 個月。

 臺灣甘藷栽培最鼎盛的時期是在西元 1950 ~ 1970 年間,當時栽培面積 20 ~ 40 萬公頃,年產量 200 ~ 340 餘萬公噸,是當時農村副業重要的飼養牲畜飼料及輔佐用糧食;之後由於社會型態變遷,進口飼料玉米取代甘藷作為牲畜飼料,甘藷的需求量因而銳減,栽培面積也逐年大幅降低。直到近年,國人飲食及膳食結構改變,追求健康養生,食用或食品加工用甘藷及葉菜藷逐漸受到青睞,臺灣甘藷栽培面積才開始穩定,成為次於水稻的重要食用作物。

 甘藷的品種多,用途可分為塊莖食用、供製澱粉及專供摘取嫩心葉食用三類。甘藷鮮嫩的莖葉在臺灣早期農家稱為「豬菜」,是家裡養豬的主要飼料,現在成為人們的健康養生蔬菜;而甘藷削成細絲曬乾所製成的「甘藷籤」,在臺灣經濟貧困、米糧不足的年代裡是重要的輔助糧食。近年來,甘藷被視為一種保健食品,因為熱量不高,卻含有大量澱粉質、纖維質、維他命 A 及 C 等成分,對於飲食過度精緻的現代人來說,是取得容易又健康的食品。除了食用外,甘藷還可作為製造酒精、醋及發酵工業的原料,用途相當廣泛。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05 人氣指數:20181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秋季植栽
自然科學館
元氣料理
市集走一回
著色畫
二十四節氣
我的學習單
季節旅遊
冬季植栽
農業生活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