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賞鯨 孤挺花(春天) 桑葚(春天) 盛開的木棉花 藍染(全年) 彩葉芋(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金麥浪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金針花 賞櫻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吃西瓜 鴨稻(全年) 賞桐花 玫瑰(春天)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螢火蟲 溫室(全年)
目前位置:首頁 / Mita萬花筒 / 生物 / 植物 / 莖菜類
 
莖菜類

學名Colocasia esculenta (L.)Schott 芋

英名: Taro, dasheen, eddoe, cocoyam

科名:天南星科

別名:芋頭、芋艿、芋仔

生產季節:全年皆有, 8月~ 1月盛產

 芋是土產王國中的望族,傳統美食裡的基本班底。細數臺灣北中南各地的土產,有不少是以芋為原料製成,像是甲仙芋頭冰、草湖芋仔冰、公館芋頭酥、大甲芋頭酥等,相信每個人都耳熟能詳,在全臺的老街和傳統市場裡,更是隨處可見芋粿及芋圓的身影。

 芋原產於東南亞、印度及中國大陸華南地區。臺灣先由原住民自東南亞帶來,而後又從大陸及日本等地引進,由於芋生性強健,能適應多種不同環境,因此被廣泛種植。市面上常見的品種有檳榔心芋和麵芋,檳榔心芋口感香味較佳,受到大眾的喜愛,麵芋則多用來加工製成芋粉。

 芋為多年生草本,葉成盾形,簇生於莖頂,柄呈綠色或紫色,其地下球莖肥碩,呈長圓球形,外皮為褐色,質地粗糙,上有一圈圈輪環,肉色白、淡黃或有紫色斑點。芋的食用部位為地下球莖及葉柄,地下球莖含澱粉、膳食纖維、黏蛋白、鉀、鎂、鈣、磷、鋅及鐵等營養素,相當適合老人、小孩、胃弱者及復原中的病患食用,也因為富含澱粉,雅美族等原住民將它當作主食。過去排灣族人常將吃不完的芋頭製成芋頭乾,能維持長久不壞,在打獵或遠行時充作乾糧。

 芋的料理方式很多,無論蒸、煮、炒、炸、製成鹹食或甜食都很好吃,還可製成芋粉、芋粿、芋圓、芋頭乾和芋仔冰等食品。芋的葉柄口感黏滑,亦可炒或醃漬成小菜。由於芋的外皮含草酸鹼黏液,在削除外皮的過程中如果沾到會使皮膚發癢,所以處理時最好戴著手套,或等煮熟後再剝皮。要是皮膚已經發癢,可用生薑擦拭或以熱水沖洗,亦可在爐火上略為烘烤,即可止癢。選購時,宜選外型勻稱、表皮乾燥、環紋明顯、有重量感、無病蟲害或腐爛損傷者。

學名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 薑

英名: Ginger

科名:薑科

別名:生薑、生姜、薑仔

生產季節:嫩薑 5月~ 10月,粉薑 1月~ 6月,老薑 3月~ 4月、 8月~ 12月盛產

 薑、蔥及蒜是中國的三大調味植物,薑最大的特色,莫過於能祛寒發熱和去腥提味。薑湯可以緩解改善感冒症狀,而麻油雞、薑母鴨及薑汁豆花等,都是頗受民眾歡迎的料理,特別是在寒冷的隆冬時節。料理魚的時候,最怕手邊沒有薑或蔥去腥,炒菜煮湯的時候,加上薑絲或薑片,立即鮮味倍增。薑原產亞洲東南部地區,臺灣先由原住民從南洋攜入,隨後又有過海來臺的先民自大陸引進。品種包括廣東薑、南洋薑、竹薑及黃薑等。

 薑為多年生草本,高約60 ~ 100公分,莖與葉由地下莖的頂芽發育,葉互生,呈長披針形,老一點的植株會開花,花為橙紅色鱗苞狀,可做插花時的素材,地下根莖肉質肥厚,呈扁平狀,分枝,色淺黃,有莖節,上覆淡紅色鱗狀葉。根莖為食用部位,有香味及辛辣味。

 平常我們所使用的薑分有嫩薑、粉薑和老薑,但可別誤以為它們是不同品種,它們只是被採收的時間不一樣罷了。薑的根莖在初生時,顏色白黃,質地細嫩,即是嫩薑;待長到半成熟時期,根莖體變得飽滿肥碩,表皮光滑,顏色轉為淺褐,是為粉薑;長到老熟時候,開始硬化,纖維變粗,味道辛辣強烈,就是老薑,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真是非常貼切的形容。老薑也是作為繁殖用的種薑,所以又稱為薑母,採收之後,可放置達 6 個月以上。

 薑含鎂、磷、鉀、鋅、維生素B及C等營養素,辣味來自薑辣素、薑油酮、薑烯酚等揮發性物質,可刺激血液循環、增進食慾、祛寒發熱和殺菌驅蟲。薑一般用來調味及去除海鮮腥味,嫩薑可生食、炒、煮湯、製成醋薑或醬薑等,老薑則可製成薑酒或拿來熬薑湯。選購時,嫩薑宜選肥碩、色白、尾端帶淡紅色者;粉薑宜選肥碩飽滿、表皮光滑者;老薑宜選硬實不萎縮、沒有發芽或腐爛跡象者。

馬鈴薯 馬鈴薯

學名Solanum tuberosum L.

英名: Potato, Irish potato

科名:茄科

別名:洋芋

生產季節: 12月~ 3月盛產

 薯條、薯片人人愛,這種西方傳入的食品幾乎攻佔了所有大人小孩的胃,是閒暇時最佳的休閒零嘴。薯片也叫洋芋片,而不管是洋芋、洋薯,指的都是同一種東西,那就是馬鈴薯。

 馬鈴薯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原產於南美,16世紀才傳入歐洲,很快地便成為西方人重要的主食之一。我們所食用的部位,為馬鈴薯的地下塊莖,一般呈扁圓形或橢圓形,外皮為黃色或黃白色,主要品種有五峰、臺農1號、克尼伯、種苗2號等等。

 馬鈴薯既是塊莖,屬於「莖」的構造,自然就擁有抽芽長葉的能耐,但是外觀圓敦敦的馬鈴薯,實在看不出來可以從哪兒發芽?如果仔細瞧,會發現馬鈴薯外皮上散布著一個個圓形的小凹洞,這些小凹洞稱為「芽眼」,葉子便從這些小洞抽長出來。但是要留意的是,馬鈴薯在發芽時,會分泌毒素,因此發芽的馬鈴薯最好別食用,或是得把發芽部位完全剔除乾淨,避免食用後上吐下瀉。

 馬鈴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無論炒食或燉煮咖哩都很美味,在臺灣為蔬菜的一種,而西方人則把它當成主食食用,西式的吃法非常多元,可以做成炸薯條、炸薯片、薯餅、薯泥、 焗 烤馬鈴薯或煮成濃湯。選購馬鈴薯時,要挑外表完整,表皮光滑,拿起來結實的,已經發芽或是表皮變綠的則較不宜選購。馬鈴薯可以貯存幾個月都沒問題,只是須注意放在黑暗的地方避光貯藏,才不致發芽。

竹筍 竹筍

學名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 (麻竹)

   Bambusa oldhamii Munro (綠竹)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Mazel ex Houz. (孟宗竹)

英名: Bamboo shoot, bamboo sprout

科名:禾本科

別名:孟宗竹筍又名冬筍、綠竹筍又名綠仔筍

生產季節:麻竹筍、綠竹筍產於夏季至秋季,孟宗竹筍產於冬季至春季

 「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這是宋朝大文豪蘇東坡膾炙人口的名言。竹的枝幹挺直有節,有君子之風,因此廣受文人所喜愛。而竹子栽植起來隨風搖曳,風姿綽約,當成居家造景,或是栽成圍籬,都很美觀實用,更不用說竹子的用途非常廣泛,從頭到腳都不浪費,竹幹可以做建材、製家具、編器皿,新生的嫩芽則是盤中珍 饈 ,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竹筍」。

 竹原產於中國大陸,種類非常之多,常見的食用或特用種類,有麻竹、綠竹及孟宗竹等。其中麻竹竹幹最為粗碩,株高可達 30 公尺,葉片也最大,曬乾後可用來包粽子;綠竹較瘦小,株高僅4 ~ 8公尺;孟宗竹則介於兩者之間,株高10 ~ 15公尺。麻竹與綠竹產於熱帶,屬於叢生竹,而孟宗竹則為溫帶植物,屬於散生竹。

 竹筍一般呈三角圓錐狀,筍殼為黃色。麻竹筍未出土時筍殼為米黃色,出土後轉為綠色;綠竹筍則呈牛角狀,筍殼金黃色,先端褐黑;孟宗竹筍如為冬筍,表面光滑,呈淡黃色,如為春筍,外表則覆黑褐色茸毛。選購時,麻竹筍以筍殼未轉綠,肉質幼嫩為佳;綠竹筍則要挑形如牛角,切面潔白的;孟宗竹筍則以基部窄小,生長緊密且茸毛完整者為佳。

 隨著種類及生長時期的不同,竹筍的料理手法也不一樣。新鮮的竹筍宜鮮食,炒食、煮湯亦美味;其中,綠竹筍最適合燙熟後冰鎮,做成涼拌沙拉,吃來甜脆多汁,是夏日的清涼美味;而較老或纖維較多的竹筍可製成筍絲、筍乾或醬筍等加工食品。竹筍富含纖維素,能幫助腸胃蠕動,且熱量極低,是減肥者的最愛。不過因為竹筍含有大量草酸,關節炎、結石患者不宜多吃。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17 人氣指數:26762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Mita漫畫
桌布下載
Mita好朋友
農場趴趴走
活動花絮
秋季植栽
歷史文化館
市集走一回
田園傳書香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