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賞桐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藍染(全年) 玫瑰(春天) 孤挺花(春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金麥浪 螢火蟲 溫室(全年)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賞鯨 吃西瓜 盛開的木棉花 金針花 彩葉芋(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鴨稻(全年)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賞櫻花 四月份 穀雨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桑葚(春天)
 
兩生類之常見種類介紹(下)

白頜樹蛙分布圖白頜樹蛙

白頜樹蛙學名: Polypedates magacephalus

形態特徵:中大型褐色樹蛙,體長約4至6公分(雌蛙較大),指趾末端吸盤發達;上唇白色,過眼皮褶下方有一黑線;背面為淡褐色或褐黃色,常有明顯的暗褐色縱紋;後肢股部內側有黑白相間的網狀紋路。

生態習性:喜棲息於樹林、果園、水池、溝渠等積水處。繁殖季以春、夏兩季為主,雄蛙會發出如打鼓的低沈叫聲吸引雌蛙,卵泡常懸在水池壁或植物體上。

分布狀況: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山區和丘陵。


莫氏樹蛙分布圖莫氏樹蛙

莫氏樹蛙學名: Rhacophorus moltrechti

形態特徵:中型綠色樹蛙,體長約4至5公分,指趾吸盤明顯;體背為深綠色,但深淺會隨環境而變;腹面為白色或是黃色;體側與四肢內側有不規則的黑斑;後肢股部內側為橘紅色。

生態習性:適應力強,在果園、樹林、開墾地、山澗溝渠或水池附近都可見其蹤跡,常躲在土縫中、植物體基部或落葉底下;全年皆可繁殖,不同地區繁殖時間不太一樣。

分布狀況: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島低海拔丘陵地至兩千五百公尺的山區。     
     
    
          
褐樹蛙分布圖褐樹蛙 褐樹蛙

學名: Buergeria robusta

形態特徵:中大型褐色樹蛙,雄蛙4至5公分,雌蛙可達8公分;四肢趾端吸盤相當明顯、兩眼間到吻端的淺色三角形斑是主要辨識特徵;體背顏色以褐色為主,但會隨停棲環境變深或變淺;雄蛙在交配期間,體色往往會變淡,又以黃色最為常見。

生態習性:棲息於山區或丘陵地的乾淨溪流、山澗、水溝。繁殖期以春、夏兩季為主,日間多棲息於樹上或躲在石縫中,夜晚雄蛙會聚集在溪邊石頭上鳴叫;夏日雨後的夜晚,亦常在山區林道或產業道路上遇見牠們。

分布狀況: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島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區和溪流附近。     


面天樹蛙分布圖面天樹蛙面天樹蛙

學名: Chirixalus idiootocus

形態特徵:小型褐色樹蛙,體長約2至5公分,指趾末端具吸盤;體色隨環境而變,但不會變為綠色,背部有X或H型深褐色紋,四肢外側有白色顆粒,腹部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胸部左右各有一明顯深褐色斑點。

生態習性: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及平地的灌叢、草叢、水田及池塘邊。繁殖期以夏季為主,雄蛙常爬在灌叢或五節芒葉面上、或者躲在樹林底層或土堆中鳴叫,以吸引雌蛙。

分布狀況: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山區和丘陵。


艾氏樹蛙分布圖艾氏樹蛙艾氏樹蛙

學名: Chirixalus eiffingeri

形態特徵:小型褐色樹蛙,體長約3至5公分,前肢內掌突明顯,指趾具有明顯的吸盤;體表隱約帶有綠色,體色變化大,有時甚至整個背面都會變成綠色,皮膚與四肢有許多白色顆粒,腹部無深色斑點。

生態習性:棲息於竹林、闊葉林或是混生林中。於春、夏兩季繁殖,雄蛙通常在積水的竹筒、樹洞、鐵柱、排水管、石縫鳴叫;雌蛙將卵粒產於壁上,雄蛙會繼續守候在卵粒附近照顧,雌蛙則定期回來產下未受精的卵餵食蝌蚪。

分布狀況:廣泛分布於全島海拔一百至兩千五百公尺的山區和丘陵。


中國樹蟾分布圖中國樹蟾中國樹蟾

學名:Hyla chinensis

形態特徵:小型蛙類,體長約2.5至4公分,指趾具有明顯吸盤;吻部鈍圓,自吻端連接眼睛到鼓膜後方,有一明顯的深褐色過眼帶,好似帶了一個黑眼罩;體背光滑為翠綠色,腹面淡黃色;體側背腹交接處有不規則的黑色斑點,以後腿和股部最明顯。

生態習性: 為樹棲性,喜歡於低海拔山區,平原的池塘、稻田、菜圃附近的低矮灌叢活動。繁殖期以春、夏兩季為主,在春夏雨後的夜晚,常可見許多雄蟾在水邊的植物體上大聲鳴叫,以吸引雌蟾的注意,又稱為"雨蛙"和"雨怪"。

分佈狀況:廣泛分佈於全島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地區,以平地為主。


盤古蟾蜍分布圖盤古蟾蜍盤古蟾蜍

學名:Bufo bankorensis

形態特徵:大型蛙類,體長可達15公分,體表滿布腺性疣狀突起,頭部後方兩側有明顯突起的耳後腺,會分泌毒液,眼睛周圍沒有黑色的隆起稜脊;不同地區的個體顏色差異頗大,灰褐色、黃褐色、土褐色、紅褐色都有。

生態習性:能適應各種棲地環境,如溪流、水溝、開墾地、森林等;行動較青蛙來得緩慢,主要在秋、冬兩季繁殖,繁殖期時,喜歡在靜水域或是溪流流兩側淺水處活動。

分佈狀況:為台灣特有種,廣泛分佈在全島低海拔地區至三千公尺以上的山區。


阿里山山椒魚分布圖阿里山山椒魚阿里山山椒魚

學名:Hynobius arisanensis

形態特徵:以外型來說,像是一隻全身光滑無鱗的咖啡色或淺褐色蜥蜴,全長約10公分,尾部呈棍棒狀,肋間溝明顯,四肢細小,趾指數多為前四後五,指趾間無蹼,少數個體身上有些許白色細粉狀斑。

生態習性:棲息於中高海拔森林底層或是山溪附近的陰暗潮濕處,日間通常隱匿於石頭或腐木底下;夜間活動,主要以節肢動物為食,冬末春初為繁殖時期。

分布狀況:為台灣特有種,呈不連續的小族群分布,已知分布在阿里山、玉山以南至北大武山兩千公尺以上的山區。


楚南氏山椒魚分布圖楚南氏山椒魚楚南氏山椒魚

學名:Hynobius sonani

形態特徵:外型像是一隻全身光滑無鱗的蜥蜴,體色多變,一般為淡褐色、黃褐色或粉紅褐色,而其上散布著不規則的粗大深褐色花紋,全長可達12公分,尾部呈棍棒狀,肋間溝明顯,四肢細小,趾指數為前四後五,指趾間有蹼。

生態習性:棲息於高海拔森林底層或是山溪附近的陰暗潮濕處,日間通常隱匿於石頭或腐木底下;夜間活動,以鼠婦和土壤中的節肢動物為食,繁殖季約在夏季。

分布狀況:為臺灣特有種,數量少,僅分布於中央山脈海拔兩千公尺以上未受干擾的地區。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生物多樣性 (95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4-08 人氣指數:28328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著色畫
春季植栽
桌布下載
自然科學館
季節旅遊
二十四節氣
下載行事曆
Mita愛卡拉
冬季植栽
活動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