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溫室(全年) 玫瑰(春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藍染(全年) 賞櫻花 盛開的木棉花 賞鯨 吃西瓜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彩葉芋(春天) 螢火蟲 桑葚(春天) 金針花 金麥浪 鴨稻(全年) 孤挺花(春天) 賞桐花
 
臺灣林業歷史

森林資源

 臺灣林業歷史的開端,可從清末巡撫劉銘傳在臺設伐木局,管理當時臺灣沿海與低山地帶的林木砍伐開始說起,清朝當時設置了撫墾總局,統籌規劃全臺砍伐樟木製作樟腦的數量與範圍,當時樟腦之經營為林業經營之重心。

 日治時期,日本對於臺灣的林木進行有系統的調查與伐採,興建森林鐵道和木馬道為主要交通路線,大規模的開發臺灣森林資源。至臺灣光復後,臺灣省農林廳林務局開始有計畫地對臺灣森林進行一系列資源開發,當時主要的經營方向以伐木為主,直到民國 67 年,政府不再以伐木提供施政財源後,臺灣森林的經營目標由經濟面朝向資源保育方向進行,現今林務局則是以多目標經營方式管理臺灣的森林資源,使其能永續發展。

森林資源  臺灣早期森林的干擾主要來自原住民利用焚耕方式種植農作物,這種方式雖然對部分天然林造成破壞,但因為面積小,分布零星,因此對於森林並沒有造成重大影響。但隨著漢人移民前來,臺灣的低海拔森林逐漸受到大面積伐採與利用,西部平地林野逐漸被農地和草原取代,荷蘭治理時期以及明朝鄭成功來臺更大規模開發臺灣的森林資源,除為了民眾日常生活所需的薪炭材與建築用材外,大規模開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具有經濟價值的樟腦資源,西南部平地與低山地林帶的森林因此大多遭砍伐消失,所幸清朝政府對臺灣施行封山和鎖國政策,嚴禁漢人任意入山伐木,才使得低海拔地區的森林有喘息更生的機會。

 清朝晚年受到列強環伺,臺灣的樟腦資源又成為列強矚目的焦點,然開發與破壞的區域受到原住民臧首的影響,受限在西部低海拔地區。直到日本治臺後,臺灣的森林遭到大量的砍伐,隨著林道、森林鐵路與索道的闢建,伐採高山地區的林木難度大幅降低,珍貴的檜木資源隨即取代樟木成為砍伐的首要對象,當時,阿里山、太平山和八仙山三大林場為主要的伐木場所。

 光復早期的臺灣,靠著日治時期的林業建設基礎,進一步的規劃整理森林,並加以擴充和經營,另外又增建林道與森林鐵道,使這些途徑在中央山脈形成網狀系統,使得開採森林更為便利,得以有計畫大規模地開採林業資源。直至民國 78 年,林務局由國營事業改為公務機構,改變了臺灣林業的角色和功能,經濟收入不再是林業經營的唯一目標,臺灣的林業由此開始走向保育與永續經營的未來。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17 人氣指數:18423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自然科學館
我的學習單
Mita愛卡拉
春季植栽
活動花絮
i玩魔法書
Mita漫畫
田園傳書香
Mita好朋友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