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鴨稻(全年) 孤挺花(春天) 盛開的木棉花 彩葉芋(春天) 吃西瓜 金麥浪 藍染(全年) 玫瑰(春天) 金針花 賞桐花 賞鯨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螢火蟲 溫室(全年) 桑葚(春天) 四月份 穀雨 農夫忙著挑水灌溉,悉心照料茁壯中的水稻,孩子們也在田間嘻笑撈魚蝦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賞櫻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台灣珊瑚礁的分布

 台灣珊瑚礁的分布  台灣位於熱帶與亞熱帶之間,四面環海,黑潮帶來溫暖的水流,海水溫度終年適合珊瑚的生長,因此,沿海只要有堅硬底質的地方,大多有珊瑚分布,而在這些地方,如果建造作用大於破壞作用,就會形成珊瑚礁。其中建造作用就是指造礁生物(主要是石珊瑚)堆積碳酸鈣的速率,而破壞作用則包括生物和物理的侵蝕作用。但是本島西部海岸多河口,河流帶來大量的沈積物使海水混濁,並不適合珊瑚生長,只有在無大型河川出口的海岸或離島,才有珊瑚礁分布。台灣珊瑚礁發育較好的地方是台灣南部的恆春半島、綠島、蘭嶼和小琉球的沿岸海域,這些海域也是珊瑚礁生態系分布的主要地點,而東部、東北角及澎湖群島的沿岸海域則僅有零星分布的珊瑚礁。
 

世界的珊瑚礁分布範圍

  適合珊瑚礁形成的環境有許多條件,包括淺水域(0-50公尺)、正常的海水鹽度(千分之32~38) 、暖水溫(年平均海水表溫在22-26℃)、充足的日照、清澈的水質、高氧氣濃度和低營養鹽濃度等。由於這些條件限制,世界的珊瑚礁多分布在南北緯25度之內熱帶或是亞熱帶的淺海,尤其是赤道附近。著名的澳洲大堡礁,延綿二千多公里長,是世界上最大的堡礁。
世界的珊瑚礁分布範圍


 






東北部海岸
  因為冬季水溫低於攝氏18度,所以一些比較不耐寒冷的石珊瑚無法生長,此區域生長的珊瑚都呈現一小群一小群的分布,珊瑚礁的分布較為零星,和台灣南部的裙礁並不同。一些常見珊瑚種類如下:萼柱珊瑚、福氏管星珊瑚、結節表孔珊瑚、墨綠管星珊瑚、黍軸孔珊瑚、粗糙棘葉珊瑚、盤枝軸孔珊瑚、大管孔珊瑚、片棘孔珊瑚及棘穗軟珊瑚等。
東北部沿岸常見顏色鮮豔的變色雀鯛





 







東部海岸

  東部海岸外有黑潮暖流沿著海岸線北上,海水溫暖清澈,但是到清水斷崖等地形陡峭的海岸,因雨水夾帶著大量含有石灰質的泥沙沖刷入海,近岸的海水常呈現淺藍或乳白色,也影響了珊瑚和其它海岸生物的生長。而此處地層快速上升,東北季風帶來的強風巨浪,使東海岸的北部缺乏發育良好的珊瑚礁,只在地形有保護(海浪較小)的海岬處有一些零星的珊瑚分布。東海岸直到中部的石梯坪和三仙台附近才有較完整的珊瑚裙礁,其他地區如杉原、小野柳也有珊瑚礁分布。本區的常見珊瑚有軸孔珊瑚、微孔珊瑚、細枝鹿角珊瑚、尖枝列孔珊瑚、萼柱珊瑚、腦紋珊瑚、菊珊瑚、盤珊瑚、千孔珊瑚和軟珊瑚等。
小野柳珊瑚礁







 




恆春半島

 本區在墾丁森林遊樂區、關山、大坪頂及鵝鑾鼻等地有一些高位珊瑚礁,海拔約100至 300公尺之間,估計在'兩百萬年前開始形成,之後因為地殼上升而離開海面。這些珊瑚礁石灰岩因會受到酸性雨水的侵蝕,形成許多洞穴和鐘乳石等奇特景觀。 恆春半島上海拔約20公尺以下的海岸地區,是比較晚才形成的珊瑚礁,與現在海裡的裙狀珊瑚礁連成一片。

 本區現生的石珊瑚約有兩百五十種,常見的如軸孔珊瑚、表孔珊瑚、鹿角珊瑚、萼柱珊瑚、尖枝列孔珊瑚、微孔珊瑚、雀屏珊瑚、正菊珊瑚、角菊珊瑚及腦紋珊瑚等。另外還有一些藍珊瑚、千孔珊瑚和笙珊瑚等。
砂島沿岸可以看到珊瑚礁和美麗的貝殼沙灘



 







綠島
 綠島位於熱帶海域,黑潮帶來穩定的暖流經過,水質清澈溫暖,少有陸地上沖刷下來的泥沙,因此適合造礁珊瑚的生長。由於季風、海流及海底地形的影響,將富於營養的海水帶到水面,使綠島附近的海洋生物資源相當豐富。綠島海域的珊瑚種類雖然比恆春半島少,但是珊瑚礁的發育卻比較良好,各種形狀的珊瑚布滿了整片海底與峭壁,各色各樣的海綿、海葵、海羊齒等動物也密密麻麻的長滿了整個礁石的表面,形成色彩鮮豔的壯麗海底景觀。
綠島沿岸珊瑚礁
綠島衛星影像




蘭嶼


 蘭嶼位於熱帶海域,有黑潮經過,水質清澈,水溫溫暖而穩定,約攝氏20至29度,適合珊瑚礁發育。蘭嶼的海岸除了海岬和主要溪口因受侵蝕而形成岩岸或礫岸以外,其餘各地大都為連續性裙狀珊瑚礁。此處珊瑚種類比恆春半島少,其中常見的種類包括軸孔珊瑚、疣鹿角珊瑚、尖枝列孔珊瑚、微孔珊瑚、菊珊瑚、表孔珊瑚、蕈珊瑚、千孔珊瑚、笙珊瑚和藍珊瑚等。
由民航機上看蘭嶼饅頭山 蘭嶼情人洞有一半是由珊瑚礁構成

小琉球

 小琉球是台灣唯一珊瑚礁島嶼,面積約6平方公里。它位於熱帶地區,海水溫暖,有黑潮的支流經過,由於位於台灣本島西岸河流泥沙沖刷入海的範圍以外,因此海水終年清澈,孕育出生長良好的珊瑚礁。沿海有九成是屬於裙狀珊瑚礁海岸,其餘為沙灘。此區的珊瑚礁約在一萬年前形成,海岸大都為寬窄不一的珊瑚礁平台,與恆春、蘭嶼和綠島所常見的隆起珊瑚礁海岸不同。
小琉球地標花瓶石是珊瑚礁風化而成






 







澎湖群島

 澎湖群島為古老的大火山島長期被侵蝕沈降而成,總面積約127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約為320公里。外圍的海岸因水溫適中、水質清澈、海流強盛,形成了大片的裙狀珊瑚礁,其面積之大遠超過台灣其它地方珊瑚礁面積的總和,綿延長達100公里左右,寬度約在數十至數百公尺。在大退潮時走到海邊,可以看見整片現生的活珊瑚,形成一種非常特殊的自然景觀,稱為珊瑚淺坪。澎湖的裙狀珊瑚雖然發育良好,但是因為冬季的海水水溫偏低,只有一些耐冷的珊瑚存活,所以珊瑚種類沒有小琉球、墾丁、綠島或蘭嶼那麼多。珊瑚淺坪常見的種類有軸孔珊瑚、微孔珊瑚、管孔珊瑚、角星珊瑚、菊珊瑚、角菊珊瑚、腦紋珊瑚等。其它還有偶而可見的細枝鹿角珊瑚、表孔珊瑚、雀屏珊瑚、棘杯珊瑚、斜花珊瑚、片棘孔珊瑚、粗糙棘葉珊瑚、盤珊瑚等。
澎湖的珊瑚淺坪在退潮時可見大片活珊瑚露出水面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生物多樣性 (95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4-08 人氣指數:51802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Mita愛卡拉
季節旅遊
桌布下載
下載行事曆
冬季植栽
農業生活館
二十四節氣
Mita漫畫
市集走一回
元氣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