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金麥浪 藍染(全年) 鴨稻(全年) 賞桐花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桑葚(春天) 吃西瓜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盛開的木棉花 孤挺花(春天) 螢火蟲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賞鯨 溫室(全年) 金針花 彩葉芋(春天)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玫瑰(春天) 賞櫻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生物 環境 人文 主題探索館
回到Mita萬花筒
農漁民生活休閒旅遊趣味鄉土
臺灣稻米育種史

台灣主要稻種的產量變化 

 臺灣的稻米生產方式,起自原住民利用火耕燒山闢田,待地力耗弱後再轉移他處栽種,栽種的品種可能是從印尼、菲律賓引入的爪哇稻;到了明朝末期,大陸東南的漢人移民臺灣,將中國的水稻品種以及犁、風鼓、杵臼等各式農具一併引入,才開始有了較具規模的農田水稻種植。但此時的水稻品種與品質仍參差不齊,稻米中不但雜有稗子,栽種的稻米品種也為米粒較長、口感乾硬的秈稻,與現今臺灣慣常食用的稻口感差異甚大。

 臺灣是由日治時期開始轉植稻,因為當時來臺的日本人不習慣秈米的口感,希望改變臺灣水稻栽種的方法與品種,使臺灣生產的稻米能符合日本人的口味。因此來臺翌年即引進日本的水稻品種,開始有計畫地進行一系列品種試驗及栽種方法研究,逐漸推廣稻的栽種面積。稻種植一開始即在北部大屯山竹子湖試作成功,但由於氣候與技術問題影響,仍無法在平地大面積栽種。在不斷地研究下,西元 1925 年,終於成功推廣稻,隔年由當時的臺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以「來自蓬萊仙島的米」之意涵,將臺灣栽種的稻命名為「蓬萊米」,而臺灣原來栽培的秈稻則被稱為「在來稻」,所生產的米則稱為「在來米」。到了 1940 年代, 稻已佔臺灣水稻栽種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成為栽種的主流。

結出金黃色稻穗的稻米 林怡萱攝  由於經歷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後,農業蕭條,政府在農業政策上施行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等措施,以恢復糧食生產。西元 1950 年時,全臺稻米產量已超越日治時期的最高產量紀錄, 1976 年更達到歷年最高紀錄 2,712,985 公噸,但之後由於社會經濟發展,民眾飲食習慣改變,稻米需求量逐年減少,因此政府開始提供農民補貼,推動稻田休耕及轉作計畫。近年來,民眾飲食趨向精緻化,食品品質的重要性顯著提高,現今的稻米育種目標幾乎皆集中在品質的改良上,臺灣新育成的稻米品種幾乎皆朝向良質米的目標發展。近年主要的栽培品種包括臺農 71 號、臺粳 2 號、臺粳 8 號、臺粳 9 號,皆屬於良質米品種。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05 人氣指數:31870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探訪農村
冬季植栽
活動花絮
元氣料理
秋季植栽
下載行事曆
著色畫
歷史文化館
夏季植栽
二十四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