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金麥浪 竹筍(夏天) 五月份 立夏 湛藍星空下,點點螢火紛飛,靜謐的夜晚,充滿生命活力,夏天的腳步近了 藍染(全年) 溫室(全年) 紫錐花(夏天) 梨子(夏天) 賞櫻花 牡蠣(夏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吃西瓜 金針花 賞桐花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賞鯨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茉莉(夏天) 野薑花(夏天) 鴨稻(全年) 螢火蟲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春天或春、夏的水果

梅

學名Prunus mume Sieb. et Zucc.

英名: Mei, Japanese apricot

科名:薔薇科

別名:白梅、青梅、春梅、梅仔

生產季節: 3月~ 5月盛產

 梅是最深植於中國文化的植物之一。自古以來,文人墨客最是推崇耐寒的花草樹木,梅花不懼嚴寒,無畏霜雪,在寒冬中先百花而開放,因此與松、竹並列為「歲寒三友」,在梅、蘭、菊、竹「四君子」中名列首位。它被視堅忍高潔的象徵,一再出現在古代的詩詞文章裡。更難得可貴的是,除了身為一名品行高潔的謙謙君子外,它還非常實用,梅花提供人們視覺上的饗宴,梅果則成為各式美味食品。

 梅原產於中國大陸華中、華南和西南等地區,為亞洲特有,除了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外,其他國家很少種植。食用梅子的歷史,在中國已非常悠久,考古學家即曾在殷朝出土陶罐裡發現梅子的果核,「書經裡」也有云:「若作何羹,爾微鹽梅」。梅大約在西元 1661 年,由過海先民從大陸引入臺灣,多栽培於偏遠的山區。品種包括胭脂梅、桃形梅、大青、長藤、萬山、山連和野生梅。

 梅為落葉喬木,果實為核果,呈球形,尾端略有尖突,果皮上覆細毛,成熟時為黃色,味酸且微澀。關於梅子的酸味,有個著名的「望梅止渴」故事。相傳三國時代,曹操領兵征伐張繡時,由於路上缺水,士兵口渴難耐又疲憊不堪,動作逐漸遲緩,曹操遂以長鞭指向前方說:「前面有梅林,梅實累累,又甘又酸。」士兵聽了之後,滿口生津,提起精神繼續趕路,終於找到水源,解除了這次危機。這個故事背後的科學原理是:當士兵們腦海中想起梅子的酸味時,唾液自然分泌,暫時解除口渴。但其實梅子的味道極酸,很少人拿來生食,一般會鹽漬、糖漬、入菜或製成各式蜜餞、梅粉、果汁、梅酒、果醋、果醬等食品。梅子含蘋果酸、檸檬酸、琥珀酸、鉀、鈣、磷及鐵等營養素,經消化後為鹼性,有助體內的酸鹼平衡,亦可促進食慾、去油解膩、幫助消化。選購時,以果粒大而飽滿,帶有茸毛者佳。

李

學名Prunus salicina Lindley

英名: Plum

科名:薔薇科

別名:李子

生產季節: 3月~ 8月盛產

 古書《爾雅》有記:「春果梅,夏果杏,季夏果李,秋果桃,冬果栗,此五果用於祭祀寢廟。」由此可見,李與梅、杏、桃及栗都是中國史上栽培極早且極為重要的水果。李的原產地視品系各異,原產於中國的為中國李,原產於北美洲的為美洲李,原產於亞洲西部及歐洲東南部的為歐洲李。其中,歐洲李為世界上種植最多的品系。

 臺灣的李,於兩百多年前由中國大陸引進,西元 1973 年時又由美國引入 20 多種加州李,目前品種極多,但仍以中國大陸引進的為主,風味較佳的有黃柑李、紅肉內李、胭脂李等。市面上的李,除了本地生產的以外,近年來亦有從美國加州及澳洲進口的。李為落葉小喬木,果實為核果,呈球形,果面有細微的凹溝,果皮為黃、紅、紫紅或藍黑色,視品種而定,果面光滑常覆蠟粉,果肉依品種不同有淺黃、淺紅或紅色,肉質爽脆多汁,味甜或酸甜帶點澀味。

 李和桃、梅都是薔薇科植物,外表相近,很多人無法分辦其中的差別,其實光從葉片就可以看出端倪。李的葉子較為寬短,呈長橢圓形,桃的葉子狹長,呈批針狀,而梅的葉子小而幾近於卵形。下次看見這些植物時,可以自行比較看看。

 李含葡萄醣、蘋果酸、檸檬酸、天門冬氨基酸、蘇安酸、甘安酸、鉀、磷、維他命 B 及 C 等營養素,一般以鮮食為主,也可以釀酒、加工製成果醬、蜜餞或罐頭等食品。選購時可以挑選果粒飽滿有彈性,色澤亮麗,無腐爛跡象者。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17 人氣指數:10454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田園傳書香
二十四節氣
探訪農村
著色畫
自然科學館
季節旅遊
農場趴趴走
Mita愛卡拉
農業生活館
桌布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