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紫錐花(夏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吃西瓜 夏日蓮花盛開,Mita體驗坐大王蓮 梨子(夏天) 螢火蟲 金針花 竹筍(夏天) 野薑花(夏天) 金麥浪 鴨稻(全年) 茉莉(夏天) 夢幻的藍紫色繡球花 藍染(全年) 溫室(全年) 賞櫻花 賞鯨 牡蠣(夏天) 六月份 芒種 滿滿莊稼,真是豐收好時節!農夫忙著割稻,白鷺鷥也趕來湊熱鬧 Mita包粽子,把喜歡吃的料都包進去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賞桐花
 
 
  一年一會,燒滾滾漁港文化慶
  漁村、魚塭,一日漁人體驗趣

休閒漁業樂趣多

漁村、魚塭,一日漁人體驗趣

來到鰲鼓村的四股社區不只能體驗漁人生活,在這兒還可以見到許多留鳥、侯鳥等溼地生態(照片來源:林務局)  小朋友到過全亞洲最大的人工濕地-鰲鼓濕地嗎?在這兒,不但可以欣賞到豐富的溼地生態,還可以從事漁業體驗的活動,讓大家有吃、有玩,還能帶回豐富的生態知識。

  擁有景觀與生態之美的鰲鼓濕地,原本是經台糖公司50年代圍海築堤、造路,做為農業用的海埔新生地,後來成為了生態資源豐富的濕地,不僅吸引了許多留鳥,也有許多來過冬的侯鳥佇足停留,包括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及罕見的黑嘴鷗,都能在這裡看到。如此生氣蓬勃的濕地,也讓原本以養殖漁業為主的鰲鼓村四股社區,開發出全新的觀光產業,那就是結合漁業體驗與生態解說的漁人體驗之旅。

  到鰲鼓村的四股社區,不僅可以欣賞森林、濕地之美,還可以體驗古早魚塭孩子們快樂的童年遊戲。至於想出結合生態與漁村、漁業體驗遊程的關鍵人物,則是從小在這裡長大的鰲鼓濕地生態保護協會總幹事蔡恭和。

  蔡總幹事隨著農漁村掀起的「漂鳥風」回歸故鄉,不只接下養殖漁業的第二代,還把自家魚塭的漁業體驗和濕地生態保護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開發出漁村、魚塭一日遊的行程。一日遊的旅遊重點,主要在濕地導覽和生態等相關的DIY活動;而在這裡的哪個地方有什麼故事、什麼樣的生態,蔡總幹事也會透過生動有趣的解說,讓來到這裡的遊客可以輕鬆了解。

傳統養殖魚塭現下也讓遊客體驗撐竹筏的樂趣(照片來源:農業易遊網)  而在魚塭中所進行的漁業體驗,像是釣魚、伐船、摸蛤兼洗褲、烤石蚵等,都是蔡總幹事小時候的日常遊戲,參加這些體驗活動,不但可以認識當地的產業,也彷彿就像回到以前的純樸漁村生活,讓每個參加的人都可以玩得很盡興。而這些活潑有趣的活動規劃,其實也和當地社區產業緊密結合,像是烤石蚵或「摸蛤兼洗褲」活動的蛤蜊,全都是向社區漁民採購而來;伐船與解開釣鉤的技巧,則是靠社區阿伯指導年輕學生們參與,不僅可以讓學生們獲得工作經驗,也能賺取打工的收入。

  看了這些介紹,小朋友是不是也迫不及待地想要體驗當地的漁人生活?不妨可以找個暖和的日子,請爸爸、媽媽安排一趟濕地生態與漁村、魚塭體驗之旅!相信一定會讓你帶著驚喜與感動,滿載而歸。

(資料提供/漁業署)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自然科學館
下載行事曆
市集走一回
Mita愛卡拉
活動花絮
農業生活館
田園傳書香
季節旅遊
秋季植栽
歷史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