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桑葚(春天) 孤挺花(春天) 玫瑰(春天)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藍染(全年) 彩葉芋(春天) 吃西瓜 賞鯨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鴨稻(全年) 賞櫻花 金針花 螢火蟲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金麥浪 盛開的木棉花 溫室(全年) 賞桐花
憶童年 話家蠶
facebook分享
 

Mita學習蠶桑知識

▲ Mita學習蠶桑知識

  接連幾日的雨天,難得出現好天氣,Mi媽趕緊將被子拿到外面曬太陽,去除被子的濕氣,Mita也在旁邊幫忙。當她拉起被子的一角時,冰涼細膩的觸感讓Mita忍不住摸了幾下,她對媽媽說道:「這件被子好特別喔,摸起來涼涼的,而且好鬆軟、好舒服。」

  Mi媽說:「因為這是蠶絲被呀。」

  Mita問:「蠶絲被?是用蠶吐出來的絲做成的被子嗎?」

  Mi媽說:「沒有錯喔。在很久以前就有利用蠶絲的紀錄,蠶農會採桑養蠶,等蠶吐絲結繭,利用蠶絲製成各式各樣的紡織品,是非常古老且具有歷史文化意義的行業。」

  家蠶的一生,經由卵孵化後,會變成我們說的「蠶寶寶」,正式名稱是蟻蠶或是毛蠶。剛出生的蟻蠶是黑色的,而且只有3mm的大小,到了第二天才會變成白色,約經過四天後,會蛻皮成為二齡蠶。昆蟲每蛻一次皮就會加一齡,體型也更大一些。而蟻蠶變成蠶蛾需要蛻4次皮,大約需要20天時間。在五齡末期,由於蟻蠶準備吐絲結繭,會逐漸停止攝食,身體也會收縮成透明,此時就叫「熟蠶」。熟蠶結繭、羽化變成蛾後,只能存活約10~12天。在這段時間蠶蛾會尋找另一隻蛾交配,完成繁衍下一代的使命。

家蠶寶寶是單食性昆蟲,以一種植物為生。

▲ 家蠶寶寶是單食性昆蟲,以一種植物為生。

  在飼養家蠶寶寶時,多半會以桑葉餵食。難道家蠶寶寶只吃桑葉嗎?事實上家蠶寶寶可以吃柘(ㄓㄜˋ)、榆、楮(ㄔㄨˇ)、萵苣、蒲公英等葉子,但不能作為長期主食,因為它的成分、營養不能滿足蠶寶寶的需求,會影響發育、體質和絲質,因此蠶農們仍會以餵食桑葉為主。根據統計,一隻家蠶從孵化後,平均每隻會吃下20公克的桑葉,吐出的絲雖然只有0.3~0.5公克重,但是長度卻可達700~1,500公尺,是不是非常神奇呢?

小小一顆蠶繭,其絲有700~1,500公尺。

▲ 小小一顆蠶繭,其絲有700~1,500公尺。

  從蠶絲變成絲織,需要經過乾繭、混繭、選繭、煮繭、繅(ㄙㄠ)絲、複搖、整理、生絲、精練、織造等步驟,過程非常繁複,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工作。

  煮繭:將蠶繭放入溫水或蒸氣中,減少繭絲間的膠著力,使絲膠膨潤、變軟和溶解,增強了繭絲的強度,之後就會比較不容易斷。

  繅絲:在煮繭的時候,會拉起數條繭絲,將它們聚集再假撚成單線,稱為「繅絲」。傳統繅絲的方法有手工、足踏,後來有利用機械的自動繅絲,採用低溫、高速方式,以機械或水流把繅絲過程連貫成自動控制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技術的好壞,會決定紡織時絲的實用性與品質。

繅絲就是抽繭取絲。

▲ 繅絲就是抽繭取絲。

  精練:利用熱水、酸鹼、加熱的肥皂、皂鹼等方式,去除生絲上的絲膠,因此又稱為脫膠。脫膠後的精練絲,光澤較亮,也較柔軟。

  蠶絲在古代社會有著重要的地位,人們生活或多或少都須依賴它。因此在中文字中,可以發現與蠶絲相關的字,如「綾」、「羅」、「綢」、「緞」四個字,分別代表厚薄不同的蠶絲織物。

  即使到了現代,科學家們利用科技合成的各種紡織布料,使我們有越來越多選擇,但在其創造的過程,有許多靈感其實是來自桑蠶吐絲。著名的尼龍(nylon)纖維發明,就是以人造方式創造出蠶絲特性,可以說蠶寶寶是化學纖維產業之靈感來源呢!    

 

資料來源 : 蠶桑館
 

發布日期:108-03-29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Mita好朋友
二十四節氣
春季植栽
秋季植栽
Mita漫畫
Mita愛卡拉
下載行事曆
我的學習單
冬季植栽
著色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