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置頂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農業兒童網

賞桐花 吃西瓜 孤挺花(春天) 桑葚(春天) 賞櫻花 金麥浪 溫室(全年) 金針花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鴨稻(全年) 盛開油菜花為大地鋪上一條金色的毯子 玫瑰(春天) 螢火蟲 黃橙橙的金針花海 純白色的海芋在風中輕輕搖曳 綻放的白色油桐花有五月雪的美稱 盛開的木棉花 賞鯨 藍染(全年) 彩葉芋(春天)
目前位置:首頁 / Mita萬花筒 / 生物 / 動物 / 養殖漁業
 
養殖漁業

 臺灣的養殖漁業每年總生產面積約五萬五千多公頃,產量約 32 萬公噸,從業人數超過十萬人。由於臺灣良好的氣候環境,溫度適中,加上生產技術的研發與技術的精進,目前可養殖的種類將近有 100 種。水產養殖方式可區分為內陸魚塭養殖、淺海養殖及海洋箱網養殖三種形式:

台灣魚塭分佈 一、內陸魚塭養殖:內陸魚塭面積約有四萬公頃,鹹水、淡水魚塭各約佔一半。淡水魚塭的主要養殖魚種為吳郭魚、虱目魚、長腳大蝦、蜆、鰻魚、鯉魚。鹹水魚塭主要的養殖魚種則為:虱目魚、文蛤、白蝦、石斑、草蝦。

二、淺海養殖:臺灣淺海養殖面積約一萬三千公頃,以牡蠣養殖佔最多、其次為文蛤。

三、海上箱網養殖:因箱網養殖有基本環境條件需求,目前養殖縣市主要分布於澎湖縣及屏東縣,養殖面積約 120 萬立方公尺,養殖魚種以海鱺、石斑、嘉臘、紅魽、鯛類等高經濟魚種為主。

 所有養殖漁業合計,產量較高的有吳郭魚、虱目魚、鰻魚、牡蠣、文蛤、白蝦、蜆等。而總生產量方面,內陸養殖生產量高達九成,海面養殖只佔一成。

 雖然養殖漁業在以往曾有傲人的成就,但現階段臺灣養殖經營遭逢內外環境變動的衝擊。養殖漁業所面臨的問題如下:

蜆一、水土資源缺乏,地層下陷問題嚴重。

二、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

三、養殖環境惡化,魚病及用藥問題升高。

四、缺乏有效地市場機制,大宗魚貨容易產生產銷失衡問題。

 受到 WTO 規範,魚貨進口關稅逐年調降,國產水產品受到強大競爭壓力。面臨存續困境,唯有進行企業改造及經營管理的革新,才可能改善營運績效,重建養殖王國的繁榮景象。為求企業永續經營與升級發展,養殖漁業需要積極轉型,提倡生態及無用藥養殖,以有所突破。


蜆

牡蠣

學名Crassostrea gigas (巨牡蠣)

 牡蠣,這項「古老」的海洋經濟產品,對臺灣來說是一項具有生物、經濟以及文化意義的漁產。從古至今,不分國界,牡蠣為多數人所嗜愛。牡蠣的生長分布範圍很廣,多以溫帶地區為主,美國、日本、法國、墨西哥、韓國等均有生產。


 

 

牡蠣牡蠣在臺灣俗稱「蚵仔」,早期是大陸沿海地區及島嶼居民的重要海產食品之一。古人很早就開始利用牡蠣,明朝時有記載居民將牡蠣殼燒成灰,取代石灰,用來砌牆塗壁。而臺灣有關牡蠣生產的記載,始於荷蘭人據臺時期;明朝鄭成功時期廣徵漁稅,徵稅對象包括牡蠣在內。這時期臺灣所出產的牡蠣,大多是自然生產為主。臺灣的牡蠣養殖約為 300 年前由大陸傳至鹿港,鹿港遂為臺灣插竹養蚵的發源地。日治時期臺灣養蚵以插竹(篊)式為主,漁民在西部沿岸的河流出海口區域開闢養蚵場,以嘉義地區為大宗,當時的嘉義地區包括了現在的雲林縣,養蚵場主要分布在東石、新塭、布袋;此外,在淡水、新竹、臺南、高雄等地也有養殖,但因為氣候條件或淤積等天然因素影響,規模均小於嘉義。臺灣牡蠣養殖事業經過漁民的努力,發展迅速,為日治時期僅次於虱目魚的第二大養殖產業,也是水產養殖的先驅。

 為了提高牡蠣肉質的鮮美以及肥育程度,漁民會利用物理或化學刺激的方式,抑制生殖過程中染色體正常分裂的過程,使其由二倍體變成三倍體,培育出滋味更鮮美的牡蠣。此一技術的發展,對臺灣整個牡蠣養殖事業貢獻卓著。


虱目魚為台灣重要的養殖漁業 虱目魚

學名Chanos chanos

  在臺灣的水產養殖魚種中,虱目魚可說是養殖歷史最悠久、養殖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魚種,而又因其肉質鮮美,深受大眾喜愛,讓虱目魚獲得「臺灣家魚」的美稱。除此之外,虱目魚還有海草魚、安平魚、麻虱目、麻虱目仔、遮目魚、國姓魚等別名。

 虱目魚在臺灣的養殖起源甚早,傳說最初引進臺灣是於明朝鄭成功時代,至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虱目魚為廣鹽性的亞熱帶水域魚類,早年養殖方式以看天塭為主,產量深受自然條件影響,之後由於養殖技術進步,養殖方式亦逐轉型為海水養殖,圍海、闢塭成為虱目魚的主要養殖方式。

虱目魚   由於早期虱目魚苗主要靠捕撈作業取得,因此產量並不穩定。為了解決魚苗問題,政府機構及民間投入相當大的努力。終於在民國 72 年間,虱目魚卵苗大量生產技術成功,此舉使得我國水產種苗技術十多年來在國際上居於領先地位。

 虱目魚的成長速度快,魚苗約養殖 8 個月即可達到販售體長,然而由於其不耐寒的特性,養殖戶除了常趕在嚴冬來臨前收成虱目魚外,更以「越冬池」的養殖方式,讓養殖虱目魚可以順利度過寒冷的冬季。目前臺灣主要的虱目魚養殖區為雲林以南的淡、鹹水魚塭。

鰻魚

學名Anguilla japonica (日本鰻)

 古稱「鰻鱺」的鰻魚,肉質細緻,刺軟,為數百年來中國、日本進補的飲食文化魚種。而現今臺灣常見的鰻魚品種,多半為淡水養殖的日本鰻,或稱「白鰻」。

台灣西岸常見魚塭  早期臺灣的鰻魚仰賴日本進口,但民國 50 年代時由於日本本土鰻苗供應不足,臺灣鰻魚產業因故興起。鹿港沿海由晒鹽場改良而成的漁塭,恰好是適合鰻魚生長棲息的環境,因此鰻魚養殖業由鹿港開始發酵、蓬勃發展。豐沛的鰻苗資源加上優良的養殖條件,臺灣鰻魚產業迅速竄起,民國 70 年代更加快速發展。

 每年 11 月~ 3 月為鰻苗產季,沿海臨時魚塭林立,家家戶戶捕撈鰻魚苗,成為冬季魚苗季節的特殊景象。鰻魚的養殖方式更新,採取高密度循環水養殖,以機器產生水流,讓鰻魚充分運動,並不斷補充飼料,使鰻魚能快速成長,單位面積產量大幅提高,而這種新式養殖法對水資源的保護也有助益。

 過去臺灣每年鰻魚生產量高達七萬公噸,外銷金額一度高達 150 億元,使得臺灣獲得養鰻王國的美譽,其中民間業者一直為推廣鰻魚產業的主要動力,加上政府相關部門適當的輔導協助,掌握了發展契機,當時不僅成功地取得日本的資金及技術,更接收了日本大部分市場,曾經為我國賺取大量的外匯,活絡了臺灣的農村經濟。

 然而目前由於鰻魚產量供過於求,身價下跌,加上魚苗無法經由人工繁殖,過度捕撈造成鰻苗來源短缺,數量供應不穩定,使得鰻魚產業步上許多傳統產業的後塵,已逐漸萎縮外移。

資料來源
台灣的自然資源與生態資料庫-農林漁牧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發行、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製作)

最後更新時間:110-02-05 人氣指數:64924
 
回上方回上一頁  
:::更多推薦單元
春季植栽
秋季植栽
田園傳書香
Mita好朋友
農業生活館
農場趴趴走
夏季植栽
活動花絮
桌布下載
元氣料理